本报讯 在经济“新常态”下,四川经济应当如何发展,如何让川企成功转型脱颖而出等问题,成为此次政协会议经济小组的讨论热点。27日,政协四川省十一届三次会议经济小组的委员们也围绕经济“新常态”这一议题,积极地提出了构思与建议。
需多方面配合发展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伍丕光在会上谈到,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三个时期,即经济低速增长发展期、转型升级调整期以及新政策的调整时期,面对这一新格局新特点,四川想要发展经济解决困境,则需多方面配合发展。“首先,在‘新常态’下要解决由高速增长、低质发展到低速匀速增长、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这首先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转变。”伍丕光表示,四川想要进一步发展经济,就需要改变四川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受力的相互关系。据统计,2014年四川万源GDP能耗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指数20%。“四川长久以来都是传统工业重要发展省份,经济主要靠传统行业来支撑,资源消耗相当厉害,但必须要知道的是,高能耗推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过去,难以持续。因此,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可持续的关系,是未来四川亟待解决的问题。”伍丕光认为,整个四川,除了要解决好资源问题,经济结构也有待转型升级。“我们要推动战略型新兴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因此,也希望通过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帮助产业发展。”伍丕光积极建言“新常态”下四川经济思路的改变方向。
运用好互联网思维
著名企业家杨爱平,在二十多年商海博弈中使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企业家代表,杨爱平提出了的意见和建议。“第一要指出的是,在‘新常态’下,建议企业要加大自身的转变调整以及转型升级力度,逐步适应‘新常态’。”杨爱平指出,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形势,川企要注重自身品牌价值、做好企业服务,而不是再摆出高姿态。
可以看到的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并且密不可分。杨爱平在讨论中也谈到,作为有潜力发展的企业,必须要看到互联网这一点,充满预见性与前瞻性才能带动企业转型。
杨爱平还建议加快改革开放速度,建立诚信政府、法治政府、让政府带领企业转型,而让企业家敢于投资、敢于创新,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现状让不少企业家畏手畏脚,不敢出手发展,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让企业家充满信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企业发展,激活四川民营经济的发展。”
而在省政协委员张钧看来,四川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力度欠缺,这些困难和问题也影响了四川经济的发展。“招商人与企业的投资热情近年来都在逐步降低,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当切实处理好过去招商引资中的疑难问题,增强投资者再投资热情。”
张钧表示,四川发展潜力巨大、迅速,应当多鼓励川企“走出去”、同时把新技术“请进来”,“在欧美国家设立一些产业园,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与技术,同时能够输出四川特色产品,让企业充分发展。”张钧表示,鼓励企业创新勇敢走出去,是川企发展的有力途径;未来,也希望通过招商引资与吸收学习,有力地促进四川经济健康向上发展。
本报记者 陈思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