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27日,民建四川省委在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组讨论会上围绕加快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发展快,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创新创业环境不理想,总量规模偏小;市场开拓能力不强,领军人才和企业匮乏等。如何让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实现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新突破,成为经济新常态下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对此,省工商联建议从以下三个角度改善。
第一,积极培育,加强政策引导做大总量。其中,需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各级政府要开放投资领域,实行“非禁即入”准入政策,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激励。同时,还需要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把握新常态下的新特征和新机遇,立足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性产业和新型先导性服务业进行产业布局。此外,整合国家、地方和社会支持企业创新的各种资源,加大科技创新扶持。最后,完善企业人才激励政策,稳定科技人才队伍。
第二,放水养鱼,配套扶持增强活力。首先,进一步制定重点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减税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建立支持技术创新的授权授信制度。其次,拓宽投融资渠道,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工程,积极培育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主营业务突出、运营规范、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及“新三板”上市融资。最后,培育知识产权优势,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支持和帮助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搞好品牌建设。
第三,搭建平台,大力推进研究成果转化。首先,建设区域创新服务体系,依托开发区以及各类工业园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和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此外,以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为发展方向,加快各地大学科技园、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器等平台建设,强化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载体和服务机构建设。最后,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各类技术中介服务组织,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项目评估、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激发科技服务业的活力。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显示了更为强劲的活力和创新力,为四川经济稳中求进增添了亮点,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力军。
本报记者 林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