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8日,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获悉,2014年成都市经济继续保持逆势上行、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市经济总量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分别历史性地突破万亿和千亿大关。当前,成都市已在西部地区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站上了“新常态、万亿级”的全新起点。
工业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据成都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5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1.5、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70.8亿元、4561.1亿元、5124.7亿元,分别增长3.6%、9.8%、8.6%。
统计显示,2014年全年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3.9、2.6个百分点,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一位。
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3.2%,其中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分别增长15.4%和13.7%。
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12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新成绩,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24家。
262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
据悉,2014年成都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150.9亿元,增长8.6%;民间投资完成3740.8亿元,增长2.7%,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提高到57%。成都天府新区完成投资1383亿元。
2014年签约重大项目420个,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增至262家;438个工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20亿元,产值过百亿工业企业增至9家;重大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1050亿元。
此外,2014全年成都进出口总额达到55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4%。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三、西部第一。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跑赢GDP
2014年,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665元,比上年增长9.0%;农民人均纯收入14478元,增长11.5%。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另外,物价保持稳定。成都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下降0.9%。
本报记者 冷一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