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总规划用地面积121亩、建成初期年交易量将达到100万吨、年销售收入7亿元、年创利税3000万元以上;远期规划年交易量将达到50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年创利税1.5亿元以上、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川煤集团有关人士指着川南立体联网煤炭储备交易中心效果图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说:“这是省政府确定的重点物流项目,将成为四川国企抓改革促发展的成果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抓改革促发展,既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是四川国有企业的共识。
促发展初见成效 国资集团化拓展市场
“深化改革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奠定了基础。”省交投集团总经理郑勇说,集团旗下的交投实业公司成立两年来,取得了能源业务迅猛发展、商贸业务快速壮大、广告业务稳步推进、运务业务顺利起步的好成绩。“集团在促发展方面采取了稳定存量,做大增量的策略。”郑勇说,在稳定存量方面,为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全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积极性,集团累计向社会推出混合所有制项目24个,预计引资超过200亿元。
在做大增量方面,在新整合业务板块的三级公司层面引入民营资本,利用其市场机制灵活的优势,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已分别与商贸、能源、投资、保险等行业内具备实力的企业合资成立多家混合所有制企业。“铁公机”(即铁路、公路、机场)历来是“花钱大户”。为此,省铁投集团通过多方位融资,充分发挥铁路产业发展平台作用,推动实施“综合交通”战略,加大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投资建设,2014年实现重点项目投资500亿元,完成融资300亿元,有效推动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施抓改革促发展战略还需要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省国资经营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公司下属的现代农业园区投资经营公司已与四川盛铭川科实业合作,在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组建新公司,开展3D传媒业务、多媒体智能终端及系统的研发经营。
发展将“加码”要体量更要质量
川投集团投资的嘉陵江川境段航运配套工程已完成项目立项审批等前期工作,正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计划建设工期3年,拟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概算投资8.28亿元。复航后,嘉陵江流域水运船队将直达重庆,成为四川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又一黄金通道。
尽管目前白酒产业步入低谷,但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刘中国并不悲观。“公司将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要求,从市场培育,产品标准,市场秩序等方面共同构建一个健康、良性、可持续的白酒行业发展环境,引领四川白酒产业走出低谷,转型升级,为中国民族品牌再创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
省交投集团将扩大对外开放合作范围,全力拓展“路内”和“路外”两个市场,加快发展能源、商贸、广告、运务等四大主营业务。将以“六加二”(高速公路、港口航电、机场、现代交通服务、工程建设、交通地产与现代物流、金融业)产业布局为指引,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努力推进产权多元化。
省交投集团制定的2015年任务为:完成投资200亿元,其中交通重点项目投资138亿元;融资460亿元;完成营业收入300亿元。
改革路上不停步 各大集团对号入座
四川省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2015年将根据各家企业的功能定位、治理模式、资产规模、管理幅度、行业特征等情况各有不同,将国有企业原则上分为功能性、竞争性两种类型,实行分类监管、分类考核。对竞争性国有企业,先在下属子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功能性国有企业,也应该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
按照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的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改革方案,将调整其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赋予其资本运营及相应管理职权,增强其资产流动性,为全省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做出有益探索。
川旅集团、锦弘集团拟整合组建省级旅游产业投资公司,打造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游运营商和投资商,目前,正在抓紧推进锦弘集团下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待锦弘集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后正式推进两户企业的重组。
省交投集团要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党委会、监事会的权责,加快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体系,推进交投实业公司上市的准备工作。
川投集团将分类推进改革:对达州天然气发电项目,面向社会资本引进18%的股权投资;积极推动川投水务集团等效益较好的企业,面向全国引进战略投资者;下属两家贸易公司正在探索经营层和员工持股的方案。
……
一切迹象都表明,四川各大国企正在下一局谋划已久的大旗,改革将乘风破浪。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