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春伊始,泸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海燕心情比较愉快,既因为经国务院批准,泸州高新区正式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这将使其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会,也因为《2015年四川科技工作要点》 (以下简称《要点》)计划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5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22.64%。“这是基于目前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而作出的,其新意在于,在经济增速将继续放缓的背景下,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却将逆势上升,2015年的增速将比2014年还要高出4.3个百分点。”省科技厅有关人士说。
《要点》有新意
《要点》提出,2014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22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2015年力争突破15000亿元,将在2014年的基础上增长22.6%;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力争实现220亿元;科技服务业产值力争达到3000亿元;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科技服务业等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创新驱动对经济的贡献进一步提升。
省科技厅有关人士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改革仍是驱动力之一。2015年四川将深入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推进中央在川科研院所与产业创新对接,深入推进转制类科研院所改革;启动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试点;推进产学研联合建立新型研发组织;探索建立地方综合性科研院所。《要点》同时提出,加快新建一批省级高新区,打造一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在孵企业达5000家。新培育100个战略性新兴产品。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成累计实施150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目标任务,
积极推进成都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要点》提出的另一要求。将以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大力推进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建设,打造带动全省、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创新驱动策源地。研究制定总体方案,推进成都平原创新驱动发展先导区建设。
此外,《要点》还提出,推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专项改革。推进市(州)、重点园区普遍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继续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制定产业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由企业牵头实施的办法措施。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例力争突破1.8%;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50%以上。
高新区将发力
分食四川1.5万亿高新技术产业“蛋糕”,高新区自然是主力。刚刚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的泸州高新区,目前已集聚企业有500多家,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4亿元;区内累计建设科技创新、创业等平台37个,拥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5.3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加紧推进建设面积2.79万平方米的新孵化器建设。
泸州高新区正在加快推进国机重工西南产业园、华宇石油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初步形成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成功引进医药龙头企业步长制药,加快科瑞德制药上市培育,推进现代医药产业园30余个项目建设,构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医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施产业项目,包括北辰电力产业园、东生能源汽车电池、中海油新能源投资项目等,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
作为四川首个国家级高新区的成都高新区更是被寄予厚望。今年初,成都高新区发布的《“创业天府”高新区引领工程方案》明确,到2020年时,成都高新区将聚集各类科技创业人才5万人,孵化科技创业企业1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创新型企业1000家;新增上规企业500家;建成孵化载体600万平方米;聚集各类金融机构1000家。同时出台了“创业十条”,从政策上为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护航。在资金方面,将设立创业扶持资金,每年拿出1亿元支持成长型科技创业企业发展,每年投入创新创业的各类资金不低于10亿元。
各路专家支招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邵平桢说,完成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5万亿元的有利条件是,四川已有了5个国家级高新区,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基础雄厚。
邵平桢针对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的建议有三条:一是将目前由政府多个部门掌握的明目繁多的政策性支持资金进行整合,集中力量投向以企业作为研发主体,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科研项目,不再“撒胡椒面”;二是政府投入可以变过去的无偿资助为天使基金。如果研发项目成功了,企业赚钱了,政府投入部分同样可以享受红利分配;三是政府支持的研发项目必须高水平、高起点,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研发;四是应根据不同的企业的实际情况,由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投入的合适路径。“目前四川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不到50%,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科技创新早该如此,政府不能大包大揽,特别是那些国有企业,在行业中的龙头企业理应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四川省新能源产业促进会会长刘锦超认为,这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四川经济的转型升级将产生积极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周德山说,完成1.5万亿元的目标,科技金融不能缺席。可以通过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推进种子基金、股权投资、信贷产品、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科技投入方式创新。在股权融资方面,可以让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到新三板挂牌。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