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随着雾霾频繁占领全国各地的城市上空,关于环境污染与生命安全的话题大讨论就从未间断。在今年的两会上,雾霾问题无可争议地再次成为热点。
身为地产大佬的全国政协委员、蓝光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则执着“治霾”,其认为若要从源头治理雾霾,须加快推进国五汽柴油及汽车排放标准、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立法管理,因为快速增长、规模庞大的机动车已成为我国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源。
地产大佬誓要“治霾”
在不少人看来,以房地产为主要业务之一的蓝光集团“掌门人”,似乎应该对房地产市场有更多关注。但就在很多同为政协委员的地产大佬将目光聚焦房地产时,杨铿却一心执着于建言“治霾”。
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杨铿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出重拳整治雾霾天气的提案》,其当时表示,为了关于治理雾霾的提案,他专门组织一个团队,进行了专项研究,“如果地震是瞬间发生的灾难,那么雾霾则是一种“慢性毒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将成为影响几代人的“灾难”。其建议,要严控汽车尾气,加快国五标准推进速度,从源头上减少雾霾。
今年两会,他再次建议加快推进国五汽柴油及汽车排放标准:2015年内我国主要城市实行国五标准,2016年内完成全国覆盖,并同步执行国五汽车排放标准,完善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专项立法,并以治理“酒驾”的力度推动机动车减排。
他缘何如此执着?
“2014年,我国主要城市中近九成空气质量不达标,PM2.5指数长期处于高位,空气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的重大民生问题。”杨铿向记者表示,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影响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工作、生活、健康的严重问题。而按照其商业逻辑,唯有好空气、好环境,才有好商机。“雾霾不仅是关系国民健康安全的民生问题,也是因环境污染导致人才吸纳力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力严重削弱的社会经济问题。”
在杨铿看来,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是PM2.5的重要来源,快速增长、规模庞大的机动车已成为我国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源。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1.54亿辆, 2014年新注册登记的汽车达2188万辆,保有量净增1707万辆,均为历史最高水平。“不断刷新的汽车保有量,以及数以千万计的使用柴油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柴油发电机等,再加上大量无牌机动车,带来了雾霾问题。”他和团队调研的结果使他坚信,提高油品质量是从源头上降低汽车尾气污染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油品中的硫含量几乎决定了机动车排放的所有污染物水平。
强力建议尽快推行国五标准
“国五标准中主要污染物硫含量限值由国四的50ppm降为10ppm,降低了80%。据环保部科技标准司测试,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使用符合国五标准汽柴油,汽车尾气中的有关污染物排放也将减少10%。”杨铿表示,根据“车、油适配”原则,汽车排放标准从国四升级到国五,可大幅削减颗粒物尤其是细微粒子的排放。而根据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公布的信息,实施国五汽车排放标准,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减排氮氧化物25%-28%,减排颗粒物82%。
事实上,2013年9月17日环保部就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目前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陕西、浙江七个省市率先实行汽柴油国五标准。但遗憾的是,更多的城市仍停留在国四甚至国三的阶段,继续制造着雾霾。
对此,杨铿一再建议,加快汽柴油国五标准的全面实施,要求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有条件的省份,于2015年内必须全面实行汽柴油国五标准,2016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汽柴油国五标准,完成对我国油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要求所有省市应同步实行汽车排放国五标准,并全面停止不符合汽车排放国五标准新增车辆的销售、注册。
不止如此,在如何治理雾霾的问题上杨铿还建议从法律法规上着手。“建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颁布)和修订《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1990年颁布)。”杨铿说,原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对于制造销售超标机动车、生产销售含铅汽油、违法检测或弄虚作假等行为,仅处以没收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罚款等措施,违法成本太低,远远起不到震慑作用,而原来的《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缺少法律责任及处罚条款。
针对上述问题,杨铿建议加大惩处力度、提高罚金上限,对于实施国五双标准后生产销售超标排放机动车、生产销售国四及以下标准汽柴油、超标车辆违规上路或排放检测弄虚作假等重大违法行为,应处以罚没违法所得、十倍以上的罚款,并取缔相关单位经营资质、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同时建议对违反汽车排放管理规定的行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条款,以大力度的惩处措施震慑违法行为。
制度建设完成,法律法规的完善必须辅以执行才能收效。杨铿在提案中建议,与国五标准同步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强制性环保检查,要求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有条件的省份,2015年内对注册机动车进行强制性机动车排气污染环保普查。对于排放超标、超期使用且无维修价值的黄标车、客货运车辆等机动车,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强制淘汰;对于其他排放超标车辆责令限期维修,复检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否则进行强制淘汰。2016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强制性环检,并纳入地方常规性管理体系。
杨铿一再提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做到执法必严,以治理“酒驾”的力度治理环境污染。”同时,应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对违法违规单位和个人通过媒体定期向社会进行通报和曝光。
本报记者 苏启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