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9日记者获悉,《成都市中心城区201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已于日前获得成都市政府批准并予以公布。计划显示,2015年成都中心城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在995公顷以内,其中住房用地占比最大,达245公顷。对比去年,今年供应总量下降了1.74%,而住宅用地供应量则上涨1.78%。
根据计划,今年成都中心城区供应的995公顷国有建设用地中,包含商服用地230公顷,工矿仓储用地120公顷,住房用地245公顷(其中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和拆迁安置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共30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20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00公顷。
上述数字与2014年对比可知,除住宅用地与工矿仓储用地供应量有所上升外,其余各类型地块面积均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供地计划显示,在245公顷的住房用地计划供应总量中,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共30公顷,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用地约144公顷,二者共占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的71%。符合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关于“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的70%”的要求,并做到了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应保尽保。
在供应布局上,城南再成土地供应重点区域。具体来看,商服和商品房用地供应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武侯区、成华区、锦江区、成都高新区和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范围内。而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含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和拆迁安置房用地)按照各方位综合考虑原则,选取周边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较便利、整体配套相对成熟的地块。
工矿仓储用地则主要分布在北部金牛高科技产业园、东北部成华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南部天府新区新兴镇;交通运输用地重点保障成温邛快速路、五洛路、大件路外绕线(含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成都的供地黑名单中,别墅类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的项目,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均被列入。
本报记者 吉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