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经济

川股派发现金分红 整体不如上年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15-05-07 09:12:52】 【来源:四川经济在线

  分红送股历来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监管层对投资者保护力度的增加,这一方式更受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关注。数据显示,2014年度沪深两市共有1969家上市公司发布分红送转预案,七成公司慷慨分红。但细化到四川,川股分红送股整体情况差强人意,96只川股中发布分红送股预案公司占比只达到了六成,分红绝对总额也仅有74亿余元。

  57只川股现金分红逾74亿元

  金融投资报记者根据数据粗略统计,目前共有60家四川上市公司发布了2014年度分红送配预案,其中57家拟现金分红,2家拟送红股,18家拟转增股本。剔除未披露分红总额的三泰控股之外,其余56家拟分红合计74.32亿元。而2013年度川股共有56只进行了现金分红,派发现金共计81.60亿元。对比来看,川股2014年度分红整体并不如上年。

  具体来看,分红最慷慨的分别为国光农化每10股派8元(税前,下同),泸州老窖每10股派8元,五粮液每10股派6元,利君股份每10股派4元,富临精工每10股派3元,川投能源每10股派3元,运达科技每10股派2.6元,环能科技每10股派2.5元,新希望每10股派2.5元,科伦药业每10股派2.5元。

  分红情况好坏直接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四川96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达64%。其中,仅有48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还有16家出现不同程度亏损。

  最大手笔仍是酒企

  从分红现金总额来看,最大手笔的前10位分别被五粮液、泸州老窖、川投能源、新希望、四川成渝、东方电气、科伦药业、鹏博士、通威股份、利君股份摘得。

  与2013年度一样,五粮液和泸州老窖这两大川酒巨头继续蝉联“分红王”冠亚军。2014年度五粮液拟分红22.78亿元,泸州老窖拟分红11.22亿元,合计分红已经占据川股分红的近半壁江山。

  近两年来,四川酒企日子都不好过,业绩下滑成为常态。但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业绩下滑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依旧坚持给投资者派“大红包”回馈投资者。年报显示,2014年五粮液实现营业收入210.11亿元,继续领跑川酒,但同比已经下滑15%,净利润为58.34亿元,同比下滑26.81%;泸州老窖更是营收净利双双大幅下滑,去年营业收入53.53亿元同比减少48.68%,净利润8.79亿元同比暴减74.41%。

  新股成分红先锋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红慷慨度排名前十的川股中国光农化、富临精工、运达科技、环能科技均为去年和今年新近上市的新股。

  记者统计发现,去年和今年上市的7只四川新股除金石东方外,其余均披露了2014年度的分红送配预案。其中创意信息拟每10股派0.75元送3股转增7股,其余均只分红。

  虽然这些新股业绩在上市之后并不十分良好,但却充当了去年川股分红的急先锋。以国光农化为例,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2014年就比上年双双下滑,营收从2013年的60242.2万元下降至2014年的58351.5万元,净利润也从12803.7万元下滑至12358.7万元,但公司仍慷慨分红,与老牌“分红王”泸州老窖齐肩拟每10股分红8元,合计分红6000万元。

  此外,富临精工拟每10股派现3元。2012年度、2013年度和201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6832.40万元、53605.75万元和69957.16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557.41万元、9195.83万元和13035.29万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7.82%和53.15%。业绩持续向上也让富临精工分红底气十足。

  本报记者 苏启桃

 
 
 
推荐阅读
 
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将在绍兴举办
创业板审核加班推进 信披质量被重点关注
四川将围绕这些领域建设省实验室
大假过半天气转凉 都江堰景区热度不减
 
· 青都景区国庆接待游客近三十三万
· 成都绍兴周文化旅游推介会在蓉举行
· 四川云时代科技节庆创意营销受青睐
· 成都新增更新公交车全新能源汽车
 
热门点击
  1. 成都国际时装周在成都正式盛大开幕
  2. 四川落实定向降准政策 小微企业融资难得
  3. 泸州老窖大降价 与茅台五粮液争市场
  4. 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稳中有升
  5. 天原集团上半年亏损近四千万
  6. 硅宝科技荣获首届工业企业履责五星
  7. 东亚银行公益基金在川开展乡村教师培训
  8. 民营银行首发阵容出炉 四川四民企欲破冰
  9. 四川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新成效
  10. 四川审计报告出炉 三公经费明显下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