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国资委发出了《进一步做好省属监管企业稳增长工作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稳增长相关部署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省属监管企业在经济发展和提质增效升级中的带头示范与“排头兵”作用,促进省属监管企业努力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
投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今年一季度,四川省属监管企业业务运行平稳开局,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如四川九洲电器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42.4亿元,同比增长8.46%;销售回款52.6亿元,同比增长8.21%;实现出口创汇1.45亿美元。四川华西集团承接经营任务118.6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2.21亿元,同比增4.4%;实现利润总额1.34亿元,同比增长3.6%。川商投资集团旗下彭山粮库、白家粮库、收储公司均实现了扭亏增盈。
不过,省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未来还需要抓好当前的投资机遇,将新增投资放到增后劲、提质量、惠民生等关键领域,坚持有效投资,抓好进度安排以及与当地政府、财税等各部门的协调,尤其要保障列入全省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多项措施并举保证投资增长。
实际上,目前一些新的投资机会正在出现,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版”, 以及推出的一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就业的铁路、水利、养老、信息等重大项目。
对此,四川九洲电器集团表示,将统筹抓好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尤其是在推动空管、北斗卫星导航、军事物流信息化、LED、智能制造、线缆光缆、微波射频等军民融合领域将创新性地实施“大军工、大市场”的发展理念,制定九洲集团“大军工”产业发展方案,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除全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外的投资项目尤其是商业性或者竞争性的项目,要以效益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坚持以财务承受能力定规模,以资本回报水平定项目,效益回报高的项目优先安排,没有达到回报要求的项目坚决不能投。” 省国资委有关人士称。
改革:多家国企正在深化及细化
正在进行之中的四川省属监管企业的改革将成为稳增长的动力。 四川能投集团等基本完成任务的7户企业要继续完善和深化,川投集团、四川发展等6户企业要加快推进进度,确保年底基本完成目标任务,其他企业要按照要求全面启动三项制度改革。
国企改革正在深化、细化,川商投资集团旗下一家子公司的部门经理坦言,目前既面临着机会,但也存在较大的压力。因为川商投资集团实施“子公司与集团同步发展”战略,做好“三个推进”,即推进子公司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推进法人结构治理,今年做好1—2户子公司董事会改革试点,在子公司层面100%推行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年内全面推进子公司负责人中长期激励计划,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川商投资集团将加快推进川商与粮油重组整合步伐,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中推进集团6大项目建设,做好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川商投资集团高层表示。
四川华西集团按照管理权限调整交流干部8名,即将调整交流28名,并对1名履职不力的中层干部免职处理,着力解决“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能高不能低”的问题。截止今年4月,川化集团公司分流安置富余人员2057人,天化院分流人员635人,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叫手段上同样需要改革。省国资委强化了稳增长中的考核激励手段,对稳增长做出较大贡献的企业给予加分奖励,对利润总额完成值超过上年完成值5000万元、1亿元、2亿元的分别在考核中给予1分、2分、3分的加分奖励。
融资:开源节流一个不少
今年以来,央行连续两次的降息行动,给企业的贷款成本创造了下降空间。“要利用好当前贷款利率降低的契机,发挥国有企业信誉度高的优势最大程度降低财务费用。” 《意见》要求增加直接融资的比例,同时保持稳健的财务结构。
事实上,目前的融资环境有所改善,如前不久,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通知》,要求多渠道缓解融资难矛盾,除了向银行贷款外,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产权市场直接融资。如四川化工集团“泸州板块”完成煤气化、绿源醇业、捷美能源、九禾股份、泸天化设计院、古叙煤田、弘旭等公司的股权和资产划转;启动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无偿划转至泸天化集团的相关工作,新泸天化集团工商变更和董事会组建已经完成,川化改革改制转型升级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如果说,多渠道融资是“开源”,那么强化资金管理,堵塞资金管理漏洞则是“节流”。《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资金集中管理,提升内部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全,严禁开展各种形式无正常商业实质的融资性业务,堵塞资金管理漏洞,严禁设立“小金库”。
开源、节流和风控一个都不能少。在风控方面,四川化工集团聘请了专业机构对集团风险控制体系进行诊断评价,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对资产、负债、审计监察等领域的管理风险报告,加强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与水平。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