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芯科技最近动作不断,虽然终止了对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筹划,但6月16日公司又发布了《关于投资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公告》,拟以自有资金投资200万元,与北京静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静衡投资)共同设立振芯静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芯静衡),并由其作为普通合伙人,联合振芯科技、静衡投资及其他有限合伙人发起设立“振芯静衡卫星移动互联大数据产业并购基金(以下简称振芯基金)。“这实际上是在尝试一种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提升产业链整合效率之举。”有业内人士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按有限合伙规则运作
公告表明,振芯科技拟以自有资金与静衡投资共同设立振芯静衡,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待振芯静衡成立并履行相关程序后,由振芯静衡作为普通合伙人,联合振芯科技、静衡投资及其他有限合伙人发起设立振芯基金。”振芯科技有关人士介绍,振芯基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含3元),其中振芯科技作为有限合伙人拟出资6000万,占振芯基金规模的20%。其他有限合伙人认缴剩余部分。
振芯基金将注册于杭州,以有限合伙制形式组建,存续期5年,其中投资期3年,回收期2年;存续期满后,根据需要且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后可以延长存续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振芯基金的定位上,其以产业并购为主,但又不限于产业并购,而是将其成为振芯科技的产业并购平台。“通过该平台,逐步打造振芯科技的投资并购体系,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为上市公司培育优质项目,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振芯科技有关人士表示。同时,公司将设立决策机构和管理团队。“产业并购是高风险投资,特别需要注意的投资风险有两个方面。”振芯科技有关人士说,一个风险是由于市场竞争激励,可能存在无法找到合适标的企业的风险;另外一个风险是由于受宏观经济运行周期、行业发展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项目后期不能达到预期收益目标甚至亏损的风险。“投资决策程序采用投票制,一人一票,全票通过才能有效。”有法律人士解释说,这是有限合伙制的规定,与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投票表决制度不同,使中小股东与大股东享受了同等的表决权。
业绩影响偏正面
振芯科技有关人士表示,此次与静衡投资共同投资设立振芯静衡,旨在充分发挥PE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有效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通过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在市场上寻求公司核心业务及产业链相关的标的企业,为公司开展产业并购做好前期锁定、整合以及项目储备,提升公司整体业绩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其投资的主要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一是高性能器件领域;二是基于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和位置服务;三是大数据应用平台。
在项目退出上,以并购方式退出为主,包括由振芯科技及其关联公司回购退出,在符合公允性及同等条件的前提下,振芯科技及其关联公司投资可优先回购项目。同时可以出售给其它公司或以IPO方式退出。“公司本次出资认购振芯基金,成为振芯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将通过向具有良好成长性和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投资,在项目培育成熟后实现投资退出,有望实现较高的资本增值收益。对此,有知情况人士透露:“特别是像航天军工这样的项目,一旦上市成功,10多,20倍的估值是‘家常便饭’”。“由于振芯静衡为公司的参股公司,公司不合并该公司财务报表。公司为振芯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对上述基金的投资负有限责任。” 振芯科技有关人士表示,上述投资事项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但目前制订的振芯基金设立方案为初步方案,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本次投资事项没有超出董事会的审批权限,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