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实施一周年前夕,首批登陆新三板的四川长城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于8月20日由协议转让改为做市转让,该公司CEO刘新说,做市转让在价值发现和流动性方面有优势。
金融投资报记者以2015年8月21日为例,对新三板做市转让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有22.19%的挂牌公司选择了做市转让,成交股数占比41.55%,成交金额占比54.92%。新三板做市一年来,占据了市场半壁江山。业界人士建议,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做市商制度。
做市成交占据半壁江山
“虽然公司是于2014年1月28日首批挂牌新三板的四川企业之一,但今年8月20日才加入做市转让股份排列,因为挂牌后忙于融资。”刘新说,目前进行了两轮融资,第一轮融资,专门针对公司内部员工定向发行185万股,募集资金近500万元。
此次进行的是第二轮融资,专门针对外部投资者的,增发了200万股,每股12元,共融资240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四川企业中,已有长城软件、国科海博、乐创技术、格纳斯、新健康成等12家企业选择了做市转让交易方式。其中,大部分是今年以来才从协议转让变为做市场转让的。
那么,目前整个新三板做市转让情况是怎样的?以2015年8月21日为例,新三板挂牌公司3290家,总股本1698.93亿股,其中,流通股本628.99亿股,有509家公司有成交记录,成交7468笔,计7066.02万股,成交金额36149.95万元。
其中,做市转让的挂牌公司家数731家,总股本530.75亿股,流通股本252.63亿股。当天,有389家有成交记录,成交6662笔,计2074.17万股,成交金额19851.85万元。
同日,协议转让的挂牌公司家数2559家,总股本1168.18亿股,流通股本375.36亿股。当天,有120家公司有成交记录,成交806笔数,计4991.85万股,成交金额36149.95万元。
记者对上述数据进行简要分析后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做市转让的挂牌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公司中的占比分别为,家数占比22.19%,总股本占比31.67%;流通股本占比49.18%,成交笔数占比90%;成交股数占比41.55%,成交金额占比54.92%。
业界对于做市仍有争议
有业内人士认为,做市制度对挂牌企业的好处正在显现出来:首先,在价值发现方面,采用做市交易方式能给公司一个公允的估值,能够让员工了解公司的价值,对于凝聚人心有好处。其次,在流动性方面,采用做市转让方式,投资者可根据需要自由进退,亦可长期持股分享公司快速成长的收益。
不过,另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一家成长较快、短期内有较大融资需求的公司来说,过早选择做市交易方式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是因为新三板对股权分散程度有所控制,挂牌公司的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而采取做市转让很有可能使持股份持有人数增加,而按照现行规定,一旦股东人数超过200人,需报证监会审批,这样一来融资周期就拉长了,融资效率下降。
经观智库研究员杨国英说,当前采取做市转让的新三板挂牌企业依然较少的根本原因,并非是挂牌企业不愿意,而是相关机构普遍不愿意充当做市商角色。
事实上,目前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子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在内的机构,只要向证监会备案,均可从事推荐企业挂牌和做市业务,但目前他们只愿意做推荐企业挂牌的中介角色,而不愿意做与挂牌企业利益捆绑的做市商角色。“困难是有些中介机构不认可其内在价值的。”杨国英分析说。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