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刚刚过去,作为旅游大省的四川在节日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5349.76万人次,同比增长14.5%。庞大的人流量为四川的零售和餐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据商务厅预计,国庆七天,全省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291亿元,分别较节前和去年国庆增长15%和12%左右。
商家提前引爆黄金周
近年来,“节前购物、节中休闲”趋势日益明显。
一是提前促销力度大。今年中秋与国庆两个假期之间仅有4天的时间间隔。商家从中秋即开始大力度促销,提前引爆国庆黄金周;二是展会促销紧扣热点。逛展会已成为节日消费的一种方式,围绕应季升级商品、文化、旅游、养老、住房等消费热点,各地开展各类主题展(节)会;三是结合地方特色。成都街子古镇“10万亩稻乡金秋旅游季”将持续到11月底;绵阳江油青莲诗歌小镇举办土特产品展销和美食节;北川举办“国庆系列文化活动”,羌族的沙朗舞、马槽酒、土蜂蜜等吸引大量游客;四是线上线下齐促销。本土电商买购网推出大闸蟹、虫草等秋品特卖会,苏宁、国美等家电卖场推出5折开售、十一特价等活动线上线下大力度促销。
在长假期间,换季服装鞋帽等大众化刚需商品,户外装备、休闲食品等出行类商品,特产礼盒、小饰品等旅游商品,家电珠宝等升级型商品,成为销售热点。据商务厅监测,国庆期间,174家重点零售企业汽车类、烟酒类、鞋帽类、食品类、饮料类、服装类商品销售同比分别增长 32.7%、23.2%、13.9%、10.8%、9%、6.3%。
大众餐饮成为 “新宠”
随着高端餐饮的降温,大众餐饮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各地继续引导餐饮企业转型升级,调整定位,推出便民实惠、面向大众的旅游餐、亲朋聚会宴、婚宴、中式快餐等产品组合,提供团购、网上订餐、外卖、半成品等特色化、个性定制服务,增加现场赠礼、表演、抽奖等体验,带动大众餐饮兴旺发展。节日期间部分餐饮企业上客率达90%以上,一些环境较好的特色餐饮店翻台两次以上。餐饮业大众化趋势凸显。
消费升级的特征在本次长假期间也越加明显,从温饱型商品消费向享受型服务消费升级的趋势更加凸显。全省节日期间,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体验式消费红火。雅安、乐山、绵阳、宜宾、遂宁、凉山等景区,酒店宾馆入住率达90%以上,景区停车场中旅游大巴和外地私家车占比80%以上。节日期间,去书店选书看书、影院观影、健身房锻炼、球馆打球,也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过节之选。
本报记者 康曦
■新闻链接
黄金周消费首破万亿
据商务部8日发布的 “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10月1日至7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820亿元,同比增长11%。这是我国自1999年确立黄金周以来,零售和餐饮消费首次破1万亿元大关。去年国庆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约为9750亿元;今年春节黄金周为6780亿元。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 “十一”黄金周中,在零售和餐饮企业中,四川、重庆、湖南、青海和湖北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13.2%、12.5%、12.2%和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