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国西部(四川)进口展暨国际投资大会重点专题活动之一,中国(四川)汽车产业投资合作洽谈会率先召开。来自吉利集团、一汽集团、长安集团、江森自控、法国米其林、埃克森美孚、阿尔斯通等145家国内外知名汽车及配套企业负责人齐聚蓉城,就当前汽车市场情况、四川汽车行业发展方向、提高本地汽车产业配套率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川企业需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当前形势下,四川汽车产业首先应继续采取相关措施,积极承接汽车产业转移。”对于四川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信息中心制造处处长、产业专家李伟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李伟利看来,未来五年,在汽车市场总量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希望获得销量的增长,就必须对其他企业的份额进行抢占,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目前的市场格局必然会发生调整,有一部分企业将被淘汰。“随着单独依靠销量获得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对于企业而言,必须要努力提升品牌级别,提高产品附加值。”
此外,李伟利指出,当前四川汽车产业仍是单一制造模式,不具备本地化的汽车产业集团。未来应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实现单一制造向集OEM零部件制造、汽车电子、配件与用品、汽车电子商务、汽车文化、汽车设计为一体复合发展转型。
零配件企业协同发展需延长
尽管已有不少整车制造与核心零部件企业在川落户,但汽车产业整车和零部件,究竟应如何合作以尽快提高本地配套率,依旧是各方都亟待破解的问题。
据四川省经信委副主任王万琨介绍,在四川,汽车产业已成为高增长行业。整车年产量从10年前的10万辆发展到2014年的近100万辆。但是,目前四川整车制造产业本地配套率还不到30%,而四川近几年的目标是将本地配套率提升到60%。
米其林中国区副总裁王兆华表示,零部件生产企业,应提高质量与科技含量;同时也希望整车企业能尽早分享战略发展方向、新车型等信息,以便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及时把握需求,以便生产出与之更配套的零部件产品。
事实上,整车制造与零部件生产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李伟利看来,四川发展汽车产业,提高配套率,需要协调好三个方面的关系。首先,是整车与零部件的关系,零部件企业建厂与否,更多的取决于整车企业建厂规模,以及整个行业链条的搭建。“其次,是要关注整车体系之间的差别。欧美零部件企业相对独立,而日韩则更偏重纵向一体化,具体选择招商时也应有所差别。”李伟利说,“整车配套的区域问题亦不能忽视。四川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同当地整车企业的配套,还要延长零配件企业的协同发展,比如武汉同重庆等地的企业。”
本报记者 吉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