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前夜,央行再度上演“双降”大戏,至此,5年期以上的商业贷款基准利率已经“破5”,创下历史最低水平,再度利好楼市。近日,记者从成都市房管局获悉,10月成都楼市依然延续了回暖态势,当月成交商品住房22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5%,环比也实现近一成的增幅,为年末旺季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与其他城市的“金九银十”不同,在成都,房地产市场通常在岁末的四季度最为活跃,而今年10月,成都楼市同样开始驶入快车道,表现不俗。据市房管局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系统数据,10月全市成交商品住房225万平方米,环比9月高出了9%,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5%;其中,中心城区、二圈层和三圈层分别成交81、108、37万平方米,环比分别增加14%、4%、16%,同比则分别实现18%、17%、4%的增幅。
从成交的商品住房套型结构来看,中心城区的刚性和改善型需求成为主打,90平方米以下和90-144平方米套型商品住房分别成交43万和2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大增30%和25%,环比分别增加38%和2%;相比之下,郊区(市)县改善型和享受型大套型表现更为出彩,90-144平方米和144平方米以上套型商品住房分别成交71和14万平方米,同比增幅达到17%和24%。
具体来看,据成都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统计数据,10月锦江区商品住宅成交2455套,为主城区成交量最高的区域;住宅成交面积方面,锦江区占比28.08%,位居第一,高新区、成华区分别占比27.67%、21.63%,位列第二、第三。长期以来,高新区高居各区域成交榜首,这是高新区第一次单月成交量被其他区域所超越。
分析人士指出,在经历了金九的惨淡之后,此前一系列救市措施和政策带来的利好终于在10月有所体现。加之秋季房交会的刺激,各家房企以价换量的策略获得了回报。不过,年终大考临近下,房企的压力并未减轻。成都楼市想要在万事俱备的节点上继续水涨船高,迎来一场仓箱可期的“暖冬”,优惠与降价仍然是最受购房者期待的关键词。
本报记者 吉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