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四川证监局发布《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诚信建设 大力夯实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基础》的文件,文件指出,诚信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力量源泉,诚信监管是市场改革和加强监管工作的必然要求,监管机构要带头讲诚信,要大力推动市场主体诚信建设等。
大力推进诚信建设
文件提出,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升级转型重大发展任务,迫切要求资本市场破解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投融资需求,在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上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主题,多层次资本市场各项重大改革创新,均以提升诚信水平为前提。如果资本市场缺乏诚信与互信,久而久之,就会动摇市场信心。
近年来,四川证监局大力推进监管机构诚信建设。一是将监管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更加重视运用法治思维与方式保障改革、化解风险、引领发展。二是深入推进阳光政务、阳光监管,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优化行政许可审核程序,严格依法审核授权事项,清理清除不予许可事项,做好行政许可下放衔接工作。
针对市场主体诚信建设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四川证监局深入推动市场主体诚信建设:督导发行人、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探索关口前移的辅导监管,推动发行人诚信改制,杜绝财务造假;强化投资回报等。
严打内幕交易等行为
文件强调,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
四川证监局在推动投资回报的基础上,引导、帮助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走出炒新、炒小、炒差误区;进行风险提示,及时发布辖区不具备证券投资咨询资格机构名单,已累计发布8批“黑名单”,涉及机构199家。
证券期货业协会、上市公司协会是推动行业诚信建设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四川证监局充分发挥协会联系监管机构、市场主体与投资者的桥梁作用,指导协会推动发行人、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运作、合规教育、文化建设。
对违法失信行为坚持零容忍。四川证监局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严厉打击内幕交易、欺诈发行、虚假披露、市场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对资本市场沉疴痼疾高压态势,重点严查严办一批违反三公原则重点案件。自2014年行政处罚权下放以来,信息披露、内幕交易等13件案件进入审理并被依法处罚,收缴罚没款840余万元。
本报记者 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