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第十届欧洽会暨2015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在成都高新区降下帷幕。27个欧洲国家以及美国、以色列、印度等国的政府部门、机构和企业代表共200余人组成“豪华阵容”参加了本次盛会,在投资贸易、创新集群建设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项目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与28个欧盟成员国近60个相关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在成都高新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欧洽会已成为深化成都高新区与欧洲交流合作,全方位推动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支撑点。
“双创”成为新热点
欧盟代表团表示,在中欧的合作中,创新被提上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双方在科研与创新两大板块中有很多合作项目将签署。
本届欧洽会正值中国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因此,创新创业成为与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欧盟驻使团副大使卡门·卡诺表示:“在中欧的合作中,创新被提上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双方在科研与创新两大板块中有很多合作项目将签署。”她认为,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与中国“双创”战略不谋而合,中欧双方在创新领域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
围绕“创新创业”主线,本届会议进行了全球创新创业生态峰会、全球创新创业成都共识圆桌会、第四届中欧创新集群合作对接会、中欧清洁技术专题对接会等活动。
在全球创新创业生态峰会上,法国索菲亚科技园CEO菲利普·马里亚尼表示,成都高新区以及索菲亚科技园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和合作前景,而国际化发展是双方的共同需求,未来双方将开展很多市场为导向的活动,将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和创新集群。
在第四届中欧创新集群合作对接会暨工业4.0创业项目发布会上,成都高新区和欧盟5家企业(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成都高新区与欧盟5家企业和机构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共同促进中国西部与欧方中小企业、大学、科技园在技术创新、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确保创新集群的发展,提升创新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欧洲创业与创新联盟主席阿瓦罗·西蒙·德布拉斯赞赏了成都的孵化园模式,并表达了未来的合作愿望,“成都有高新区、高新产业园。这里有着很多鼓励和吸引我们创新联盟来到成都发展的机会,我们也会鼓励一些中小微企业来此寻找商机。”
“远方的朋友宛如天上的星辰,距离遥远却交相辉映。”在第四届中欧创新集群合作对接会上,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范毅说,今后将不断加强同欧洲各国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欧洽会、中欧技术商务合作平台等对欧合作载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促进各类产业、投资、合作、交流等顺利开展,抢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制高点。
十年成绩不寻常
十年来,已成功引进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53家机构、企业入驻成都,与28个欧盟成员国的近60个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通过欧洽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十年间,成都与欧洲之间的合作可谓硕果累累。“请进来”了一大批欧盟企业。目前已成功引进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53家机构、企业入驻成都,与欧盟28个欧盟成员国的近60个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同时,中国德国商会、中国法国工商会、荷兰贸易促进会等50余家欧洲行业性机构落户成都高新区。“走出去”了一大批成都优质企业。如2012年4月,成都地奥与荷兰SU生物医药公司合作开发的地奥心血康国际化项目,获欧盟上市许可,实现我国首个中成药以药品身份登陆欧盟药品市场零的突破;又如,2013年4月,奥泰医疗自主研发、制造的Centauri1.5T超导磁共振医学成像系统成功在立陶宛实现装机,成为欧盟市场首台中国造1.5T超导磁共振。
促成了一大批中欧企业合作项目。成都高新区阜特科技、泰格微波、奥泰医疗、硅宝科技、英泰力、希盟泰克、先导化合物等中方科技型企业,与欧方签署联合开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投资等合作项目40余个,涉及金额5亿元,带动产业效益20亿元。
促成了多个中欧政府间合作项目,成都顺利开通至伦敦、法兰克福的直航,布拉格直航正在积极筹备;与波兰罗兹开通“蓉欧快铁”;与丹麦霍森市结成“友城”;中—丹新能源环保研发应用中心、德国史太白转移中心“龙星项目”等一批项目落户;中捷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合作成果不断深化;捷克驻成都总领事馆于今年9月开馆;中法合建的蒙彼利埃小学落子成都高新区,成都与蒙彼利埃的友城关系进一步深化。
国际化参与能力、经济发展外向度也获得了提升机会。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了Intel、GE、诺华、西门子、飞利浦等世界500强企业104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超过60家。2014年,实际利用外资21.4亿美元,在西部各园区中长期居于首位。其中,成都高新综保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85亿美元,居全国综保区第三、西部第一。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