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月27日讯 1月26日,在2021成都新经济共享大会上,来自全球的新经济人、新经济组织及新经济企业代表、知名学者教授等通过直播和全球连线相聚一起,共探成都未来发展,共享成都城市机遇。大会上,成都面向全球发出新经济邀约,发布城市场景清单,其中三国蜀汉城、都市楼宇工业谷等多个城市场景来自成都市武侯区。
去年以来,武侯区将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增长动力接续转换、重塑城市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部署,利用城市有机更新,构建新场景;通过产业功能区建设,培育新动能,加快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区。截至2020年,在武侯区落户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增至 122家,新经济企业总量居全市第二,新经济种子企业、准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市前列,这座以“国际商务高地•人文宜居武侯”为发展定位的中心城区,正不断释放新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
城市有机更新 引领新场景构建
2020年,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压力测试下,武侯区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0亿元,经济增速从一季度下降6.7%到四季度单季增长7.6%,实现了逐季回升、稳中向好,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
这一优异成绩与全域分片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密不可分。去年以来,武侯区按照“一片区一定位、一单元一特色”的理念,构建形成“4片22单元”的城市有机更新格局,策划了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等76个功能性重大项目,她妆电商直播产业园建成投运,高端新材料转化基地等百亿级项目开工建设,数字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建5G基站1237个。
正是在每个更新片区都有支撑性项目的背景下,产业新优势和发展新动能不断显现:规划打造3个高品质科创空间,载体面积达43.5万平方米,其中西部电商云谷已聚集京东研究院、格瑞特-四川大学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国家、省市孵化器,企业和校地创新研发平台25家,并被纳入全市首批示范项目;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建成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项目、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等省级重点项目;中日城市设计产业园加快规划建设,世界建筑节落户武侯……
城市新场景的不断拓展,让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为代表的新经济逐步展现出强大潜力,传统企业通过新经济手段走向数字化转型之路,赋能共生;新经济企业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破土萌芽;新产品与新的消费模式,助力消费升级,释放市场需求。
2020年,武侯区共发布六批240条城市机会清单,通过成都双千发布会发布新场景47个,新产品78个。全年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0亿元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3000亿元以上。
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已进入以科技激发创新源动力的新阶段,科技、人才、数据、信息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该区将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路径,聚集新健康、新材料、新电商、新文创、新消费等领域新技术运用和新平台搭建,持续提升新经济发展能级。2021年,将继续发布城市有机更新等专题机会清单,打造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治理等示范场景,持续以新场景吸引新产业。
企业梯度培育 激发新经济活力
发展新经济因子,提高城市创新力。成都作为国内新经济活力区,浓缩了大量的新经济因子,如何利用、持续开发新经济因子并转为经济效益,成为当下发展的重中之重。去年以来,武侯区大力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全年获得成都市认定梯度企业34家(其中种子企业28家,准独角兽企业6家),先后引进华策影视、妙医佳健康科技等5家新经济500强企业。截至目前,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达660家,区内科技创新主体获得国家、省市科技项目516项。
同时,优质的营商环境也为新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空间。去年,武侯区着力打造营商环境3.0版,出台66条产业扶持新政、四类城市机会清单,全年全口径减税降费约30亿元;升级网购式“清单制+告知承诺制”等审批改革服务,实现63%的审批事项全程网办、企业“三小时开办”。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5万余户。
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激发区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科技资源集聚优势,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速创新人才集聚,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链,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城区。2021年,该区将实施独角兽成长计划,以具有核心技术和高成长性潜力的企业为重点,制定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方案,提升新经济企业发展能级,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全年力争新建5G基站1000个以上,新增新经济企业9000家。(赵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