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4月13日讯 “报告指挥长,今天凌晨,彭州市龙门山镇九峰村发生一起大型泥石流灾害,对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情况十分紧迫……”灾情就是命令,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受四川省应急厅、省自然资源厅委托作为此次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支撑队伍,迅速启动二级应急响应,一场地质灾害应急战斗旋即打响。
4月13日,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2021年度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彭州市龙门山镇九峰村海汇桥地灾点展开。灾情虽然并没有真实发生,但四川冶勘在党建引领下,践行党史学习教育,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展现了冶勘应急队伍的指挥调度、技术支撑能力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同时也锻炼了应急队伍与地方政府协同作战的能力。
快速反应 九支应急救援队集结
接到灾情报告,半个小时后,第一支应急救援分队的先遣队已经赶到受灾现场。这是距离受灾区域最近的606队两名技术人员,经过对现场初步判断,由于灾情严重申请调派增援力量,集结号就此吹响。
605队、地勘队、水文队、601队……九支应急分队携带专业救援设备陆续赶到现场,完成报道集结后,按照灾情分为四组各自前往小海子沟、蹬蹬石沟、大海子沟泥石流和九峰村邓仁海家屋后滑坡进行灾害调查及救援,一切进行得紧张而有序。据了解,这是四川省冶勘局首次开展多支队伍、多个专业联合协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近年来,受地震和强降雨叠加影响,我省先后发生多次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演练副总指挥兼现场总指挥、四川省冶勘局副局长徐锡惠表示,此次应急演练正是为了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应对形势,为切实做好汛期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强化应急技术支撑能力建设而开展。首要要求就是“真实响应,模拟实战”,以地质灾害的应急技术处置为核心,按照预案规定实时开展应急处置,实战化演练锻炼技术能力。
冶勘亮剑 机器人激光雷达亮眼
“我们接受任务的区域包括了14户人家、52个人,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摸清灾情情况,掌握受灾区域的地质灾害状况,设计出最佳撤离路线,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架无人机已经升空,605大队大队长、高级工程师吴方见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应急分队平时主要在眉山地区工作,物探是这支分队的强项。
除了无人机,605应急分队还带来了救援机器人和携带水中多波束设备的冲锋舟等总共价值四百五十万的设备。“科学救灾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吴方见介绍,无人机主要是采集地标的直观数据,观测滑动面积、程度等,而水体情况与地质灾害息息相关,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水中多波束,几十米深的水下也不在话下,救援机器人则是前往涵洞、倒塌房屋等危险区域作业。“科技手段能有效提高救援效率,也能更好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
当天到场的科技明星,当属价值一千多万的机载激光雷达,它能够穿透植被快速完成地表测绘,隐藏的裂缝也无所遁形。四川九寨沟地震后,仅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数十平方公里的地表三维勘测,而当天的这台设备是最新一代,全国仅此一台,效率是上一代的两倍。各种科技设备的集中亮相正是此次演练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检验现阶段技术、装备的支撑水平和队伍的响应能力,在实战演练中梳理各类技术应用和队伍响应的优势和缺点,以期指导全局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本次演练,各单位、部门和应急分队密切配合,各负其责,按照局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求,真实模拟了如何配合地方政府处置突发大型地质灾害灾险情,演练过程完整、要素齐全、紧张有序,较好完成了各项演练任务,达到了预设演练目的。”徐锡惠表示,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任务艰巨繁重,提升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是冶勘的职责,更是使命,未来将认真落实全省防灾减灾工作部署和要求,切实履行作为地灾防治技术支撑单位的政治担当、公益职责和社会责任。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并继续做好汛期地灾防治技术支撑工作,扎实推进在建地灾项目实施。(蒋亮 代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