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四川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近日召开的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次会议上获二审全票通过。《条例》提到,针对粗暴执法、趋利执法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将严格规范交通执法行为。
记者获悉,该条例是全国首个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条例,对解决执法改革中体制机制性问题、巩固改革成果、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等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共七章、四十八条,分为总则、执法规范、执法协作、执法监督、执法保障、法律责任和附则。《条例》规定:由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名义,集中行使交通运输行政处罚权以及与其相关的行政检查权、行政强制权。
在精准强化执法保障方面,《条例》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经费列入同级预算,配置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所需办公场所和设施以及执法车辆(船艇)、执法服装、执法装备等;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具体配置(配备)标准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考虑区域面积、路网规模等因素确定。
严格规范交通执法行为方面,《条例》针对粗暴执法、趋利执法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明确制定并公开执法事项目录和执法裁量基准,做到阳光执法;统一着装、统一标志标识、统一执法文书,做到规范执法;落实并细化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做到严格执法。
探索执法“放管服”新模式方面,《条例》明确:市县执法机构可向市辖区、乡镇(街道)、园区(开发区)派驻执法人员,将部分行政处罚权交由能承接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使。推广说理式执法、精准执法,对依法不予处罚的当事人进行教育、劝诫和疏导,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推广执法领域新科技应用方面,《条例》规定:建设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管理系统,促进系统平台对接和数据信息共享,推行信息化智慧执法;加强电子技术监控等设施设备建设,探索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推行非现场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