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1月20日讯 “你看这皮影上的花纹多精致,是匠人用刻刀一点点雕出来的,以前的人们就是靠它演绎故事呢。”11月14日,成都博物馆中国皮影展厅,四年级小学生蓁蓁站在玻璃展柜前,妈妈龙女士在一旁指着展柜里的皮影文物轻声讲解。11月12日至14日,成都中小学首次开启秋假,衔接周末拼出5天“小长假”,这样温馨的亲子休闲文旅场景在秋假期间随处可见,更让传统旅游淡季的成都旅游市场迎来“小高峰”。
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为期五天的“加长版”秋假精准激活亲子消费、短途文旅等多元需求,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快速攀升,其中住宿餐饮、文旅娱乐、零售等重点领域增速亮眼,展现出成都消费市场的强劲韧性与活力。
秋假期间,旅行社行业淡季增收成效显著。11月12日至16日,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接待游客约0.78万人次、实现收入约390万元,同比均增长超65%。该旅行社围绕“秋假奇遇记我在成都趣研学”主题,精心打造自然探索、传统文化、考古文博、田野农耕四大研学系列活动,精准匹配家庭教育需求,获得家长和学生们的一致认可。
在文旅需求带动下,成都及周边短途游成为亲子家庭的出行首选,青城山、西岭雪山、都江堰等热门景区人气火爆,直接推动文旅住宿业迎来“淡季旺销”。其中,西岭雪山凭借“徒步+滑雪+彩林”的多元体验,创下近年客流新高,“秋假+周末”5日假期共接待游客约5.5万人,门票收入达往年同期的5.6倍。
景区的火爆离不开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税务部门会根据淡旺季消费特点上门辅导,讲解第一道门票收入免税等政策,近年来我们享受各类税收优惠超300万元,有更多资金和精力打造‘四季运营’项目。”西岭雪山景区负责人介绍说。景区热度持续辐射周边住宿业态,多家酒店出现“一房难求”的旺销景象,花水湾豪生温泉大酒店秋假期间所有房型均提前售罄,住宿、温泉、餐饮等场景共接待游客4432人次,同比增长近20%,收入同比增长约26%。
文旅热潮同步传导至餐饮市场,特色餐饮成为消费亮点。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小长假”期间全市餐饮业开票户数同比增长9.85%。景区周边餐饮商户表现突出,青城山脚下老字号“鳖有洞天”客流量明显增加,开票金额同比增长37%。“平时周中中午也就坐三分之一,秋假这几天30多张桌子全满,备菜量翻了一倍都不够。”成都鳖有洞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海川站在厨房门口,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针对秋假期间住宿餐饮行业服务需求增多的特点,税务部门提前谋划、靠前服务,通过征纳互动平台、税企交流群等线上渠道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将开票辅导工作前置,及时提醒企业按需申领发票、调整发票额度,全力保障行业运营顺畅。
零售市场则呈现“亲子消费+假日补给”双轮驱动的鲜明特征。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全市图书、报刊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4.35%,不少家庭趁着假期集中购置亲子出游装备和学习用品,为假日消费再添动力。
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秋假消费不仅增速可观,更呈现出‘业态创新、品质提升’的鲜明特点,亲子化、短途化、品质化三大特征成为核心动力,也充分印证了短途亲子游市场的巨大潜力。税务部门将继续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消费活力持续释放,为全市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税收支撑。”(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