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0月6日讯 “有没有想过,我们可以影响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一生,只因为你的奉献,你的参与。”10月5日,阿依土豆2014秋季分享会在成都举办。支教志愿者们现场分享前往大凉山的支教经历和心路历程,让人动容。
“阿依”是彝语“孩子”的意思,而“土豆”则是大凉山种植最多的农作物,也是山区孩子的主要口粮,阿依土豆是成都高新区阿依土豆公益服务中心的简称。据介绍,该机构主要工作是通过招募、培训、支持支教老师,前往凉山贫困山区的村小开展半年及以上的教学。
“生命,像一条长河。我们无法控制很多的东西,但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给未来、给其他人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这份回忆奔流不息、源远流长。”阿依土豆新一季的志愿者网络招募贴这样写到。据悉,阿依土豆此前已经招募了数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前往凉山支教,参与者本职工作有公务员、有教师、有律师,也有事业有成的企业主,目前支教服务过的凉山孩子已经有三、四千人。

三十多岁的王炜来自北京,支教前供职于国家电网,还是一个处室的负责人。在大凉山半年的支教生活让他体验了很多在首都无法想象的经历,饿就是其中一样。由于山高路远,饿肚子几乎是每一个到凉山志愿者都有过的回忆。“有时饿得发晕,我就在田埂上坐一会儿,这样就能缓一缓。”王炜的老婆曾在其支教期间到凉山探望他,留下的印象是,“说这里像原始社会,但这里又有电视、手机,说是现代社会,但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却很难与外界沟通。”
“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营养改善计划的执行,困扰凉山中小学教育最主要问题的不再是金钱,而是教师的极度缺乏,教师的力量对凉山中小学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改写凉山的未来,要依靠和发展教育,凉山的中小学教育现阶段最需要的是教师。”阿依土豆负责人蒋咏玲说,这也正是创办阿依土豆的初衷,希望一点点的改变和影响支教地区的状况。
据悉,阿依土豆项目要求志愿者至少能够持续支教一个学期,机构会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并提供支教期间的个人意外伤害商业险及体检费用、每月500元生活补助津贴以及50元的话费补助等支持。(代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