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5月29日讯 由青羊区教育局、北京国信世教信息技术研究院、北美高等教育基础课程指导中心(UFEIC)主办,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成都市成飞中学承办的“全球视野下青羊区学生国际多元素质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讨会”5月29日在成都市成飞中学举行,以期通过多方研讨,为构建一套青羊区学生国际多元素质培养课程的体系找到研究方向和策略。
专家助阵高屋建瓴 教师实践多元课堂
研讨会上,专家云集,大多把焦点集中在学生国际多元素质培养这一核心的命题上。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秘书长熊建辉就《世界基础教育发展趋势与走向与学生多元素质培养》作了深入的而详细的发言。来自北京国信世教信息技术研究院的左罡院长对基础教育阶段国际多元素质教育的经验做了分享。专家们对学生多元素质的培养给与了无限的关注,并为青羊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多元而宝贵的建议。
在青羊区教育局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国信世教技术研究院帮助下,成都市成飞中学于2014年从北美高等教育基础课程指导中心引入了一系列的在线课程,其中包括Burlington English及《大英百科全书》英语版;同时结合高中课程改革,融合了《公共演讲》、《创意写作》、《批判性思维》等课程。
研讨会上,成飞中学国际多元素质课程中心冯燕玲老师呈现的一堂实验性质的Demo课《选择职业》,就是基于现行外研版高中教材与Burlington English线上资源的整合课。这堂英语课以交流活动为主,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和SWOT分析,让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让与会教师看到了不一样的充满生命力的英语课堂。来自美国的课程专家Dennis对该堂课同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学生绽放素质课堂 两校喜开友谊之花
本次研讨会,最富创意的是下午的《两校一题》学生研究性学习阶段性结题报告。美国牛津中学和成飞中学学生虽然远隔千里万里,却通过互联网搭建的平台,彼此分享着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两国学生通过美国老师预设的地震话题彼此相识,通过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彼此相交,正如美国学生所言,虽然远在地球的另一端,却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沟通与交流。
去年10月,成都市成飞中学开启了《两校一题》的研究性课题,课题的形式很快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里的两校指的是美国加州的牛津中学和中国成都的成飞中学;一题指的是两校学生共同研究一个相关的自然学科课题。今年,由牛津中学的老师出题,在大气、摩擦和牛顿第一定律框架内学生自行组团进行研究。两校近50余名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开展了各自对自然科学的探究,他们在网络上拟定课题,讨论课题,在网络上为彼此献计献策。通过两国学生研究性活动的开展,学生多了理解,多了包容,学会了研究,学会了分享。
来自美国加州橘郡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牛津中学授权代表Kathy Smith对学生们的表现非常的满意,她谈到了美国学生是如何开展课外研究活动的,谈到了学生的极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希望美国学生要像中国学生一样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成就自己的未来。
成都市成飞中学校长黎波在研讨会上就《中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背景下,多元国际素质教育的实践认识与途径探究》作了交流。黎波校长认为,国际化教育不是少数精英的教育,它应该立足本土教育,历经国际过程,回归本土教育,惠及大众学生。国际化教育应该把“串门式”、“家访式”出国学习,逐步转向基于培养项目合作,课程共建共享,丰富教育资源为目的新型的校本课程体系。
研讨会上,成都市成飞中学校长黎波和美国加州牛津中学授权代表Kathy Smithy一道签署了《友好学校备忘录》,标准着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国际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代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