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3月29日讯 3月27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在西华大学举行。中央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胡树祥教授,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骆郁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冯秀军应邀作专题报告,西华大学党委书记靳敏主持学术报告会。
胡树祥教授在主题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与未来趋势”报告中,聚焦前沿趋势,从“网络信息技术—人的思想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链条出发,深入剖析技术变革、社会转型与教育规律交织下的网络思政发展逻辑。他提出,网络思政教育将呈现技术赋能、跨界融合、精准育人的新图景,理论研究需向科学化、学科化、融合化方向迈进,并探索构建虚实融合的教育新生态,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朝着生活化和全员全时化发展。
骆郁廷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为题,深刻剖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核心命题。强调学科建设具有龙头牵引作用,要遵循规律,做好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处理好学院发展与学科发展、学科整合与学科分化、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五大关系。
冯秀军从思政课的本质与规律出发,探讨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路径,强调思政课教师要以学生的问题作为“入心”的起点与路标,练就“捕捉问题、调研问题、破解问题”的基本功,善用问题、讲深讲透,善用故事、讲好讲活,善用共情、入脑入心,打通思政课教学的“最后一公里”。
靳敏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三位专家学养深厚、建树卓越,多年来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前沿阵地,为学界指引方向。这场思想盛宴为我们拓宽了研究视野,浓厚了学术氛围,为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积极将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深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内涵建设,探索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径,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与力量。
学术报告引发了师生的积极思考,现场师生围绕报告内容就相关问题与三位专家展开了热烈交流。
西华大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人事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经济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师生代表,共计三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