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7月14日讯 7月12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西华大学主办的“数字思政与思政引领力”学术论坛成功召开。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等四十余所高校的九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西华大学党委书记靳敏,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宣传思想与统战工作处处长李大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原司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靳敏代表西华大学热烈欢迎参会专家学者的到来。她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深刻重塑信息传播、知识获取与价值塑造的路径与生态,我们要深刻洞察技术之力、时代之变、青年之需,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全链条、全要素深度融合,构建协同高效、智慧联动的育人新生态。西华大学赓续“农机立校”的红色基因,近年来持续探索“数字思政”理论与实践,思政育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希望以此次学术研讨为契机,深化交流互鉴,凝聚智慧力量,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李大鹏在讲话中表示,思政引领力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六力”之首,深刻凸显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地位与重要作用。网络技术发展和传播方式变革,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产生深远影响。要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通互促,将网络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思政引领力建设的“最大增量”。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聚焦“数字思政”发展新趋势,深入探索契合时代特征与青年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全面提升思政队伍数字素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
冯刚以“数字时代思政引领力的特点及其实现”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谈到,教育强国建设构成思政引领力的基本视域,从本质上看,思政引领力是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时代新人培育、社会文化发展、教育强国建设以及治党治国实践中作用的系统性表达。数字时代的思政引领力建设要遵循信息技术应用规律、主体认知规律以及网络虚拟场域与现实日常生活场域交互作用的规律,助推“引领力”的导向性功能、推动性功能、评价性功能实现。要关注青年学生日常生活,把握数字时代教育对象的变化特点和接受规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在大会的主题报告环节,来自重庆师范大学的邓卓明教授、西南大学白显良教授、四川大学蒋永穆教授、云南大学蒋红教授、浙江大学代玉启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永生教授、重庆大学陈科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吴满意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许瑞芳教授、成都体育学院任世强教授、西南石油大学张小飞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杨兴业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周晔教授、重庆邮电大学谢俊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会议设置“人工智能与数字思政”“人工智能与思政引领力”“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三个分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杰出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代表。内容既有理论前沿的深度研讨,也有实践创新的经验交流。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数字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广大思政工作者要用技术赋能,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机制的变革和创新,构建符合时代特征与青年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教育强国建设。(蒋亮 通讯员 丁若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