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学者齐聚西华大学探讨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课题

圆桌论坛鼓励青年学者加强实践研究与理论探索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0月24日讯 近日,“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大学郫都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多地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展开交流研讨,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本次会议由四川省政治经济学会、西华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
会议指出,当下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的重要阶段,但仍面临要素供给断层、数据孤岛、科技投入不足等现实瓶颈。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力,从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孵化农业新业态、完善全产业链体系、强化人才支撑等方面入手,切实破解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以新质生产力激活农业强国建设新动能。
会上,多位专家作了主旨报告。四川大学董慧教授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治理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资本能够为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撑,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倒逼资本治理方式不断优化。应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资本工具性与人民利益统一起来,既发挥资本积极作用,又防范其带来的潜在风险,营造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制度环境。
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议题,西华大学蒋永穆教授强调,生态环境既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也是生产力总体。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生产、绿色价值有效转换。应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创新资源开发和利益分配方式,让乡村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在专家发言环节,来自吉林、四川多所高校的学者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农业生产力转型升级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专家介绍,四川正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推动农业生产、管理、服务智慧化,为全省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要求,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打破传统发展路径束缚,加强跨学科协同与产学研融合,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同时,更需注重风险防控,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引导创新成果惠及广大农民,使农业发展更有活力、乡村更具吸引力、农民获得感更强。
会议设置圆桌论坛环节,《当代经济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专家就论文选题、写作规范和学术创新分享经验,鼓励青年学者加强实践研究与理论探索,推动新质生产力研究不断走深走实。
与会学者表示,将始终立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着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制度创新和治理体系优化,为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学术力量。(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