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1月17日讯 近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融媒学院学生创作的纪录片《幕后新声》在多项省级赛事中斩获佳绩,展示了青年力量在非遗文化传承和专业实践中的创新能力。据悉,该作品连续获得四川省大学生原创微电影大赛导演奖一等奖、四川省大学生非遗影像创新大赛最佳纪录片奖二等奖以及2025年“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大赛(高职组)二等奖,充分体现了学校“以文化育人、以实践促学”的教育理念。
影像为桥,青年讲述非遗新声
《幕后新声》聚焦川剧高腔帮腔艺术,通过真实记录展现幕后艺人如何托起整场戏的动人瞬间。影片由2023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单维虹执导,伍琪、郭莹莹、何家欣、李心怡等四名同学组成主创团队,完成全流程创作。
为提升作品质感,团队历经三轮剧本精修、十八次实地拍摄、五次深度访谈,并在两周内完成后期剪辑与包装。影片采用年轻化网络视听语言呈现非遗艺术魅力,让传统文化在镜头下焕发新生,同时诠释“幕后亦能成就非凡”的精神内核。
双师护航,专业引领实践创作
优秀的作品获奖离不开“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指导。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潘文英老师与沈醉老师全程参与创作,分别在课程思政融入与导演专业指导上提供专业支持,两人也因此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潘文英长期从事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以专业视角挖掘文化内涵;沈醉则拥有丰富导演经验,曾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并长期跟拍川剧少年班,为主创团队提供了大量一手素材。双师模式成功实现学院“理论赋能+实战引路”发展思路,更为学生创作提供了深度指导与人文关怀。
文化育人,青春赋能文旅实践
作为全国首家文化产业类高职院校,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办学理念,鼓励学生围绕非遗传承、文旅融合开展实践。此次《幕后新声》获奖,是学校深化“专业教学+课程思政”融合、培养高素质文化技术技能人才的生动体现。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和实践平台,引导青年学子以影像讲好四川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在文化创作中锤炼本领,让青春力量在文旅融合和文化传承中绽放光彩。(蒋亮 通讯员 单维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