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6月29日讯 四川名医“健康有约”公益讲座在锦里东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8楼会议室如期举行。
400余名家长和孩子将偌大的讲座现场挤得满满当当。成都名小儿肖量风趣实在、互动频频的讲座深受家长们的欢迎,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讲座尾声,肖量还针对家长们的一些常见疑问进行了回答。很多家长非常认真地做笔记,还有一些家长干脆拿出手机将整场讲座拍摄下来。
讲座开场,肖量问现场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光吃不长”的有多少?大部分家长齐刷刷举起了自己的手。肖量告诉家长,脾胃是指人的消化系统,其主运化,为人后天之本。以他行医20多年的经验来看,导致孩子体弱、容易生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的脾胃出现了问题。因此,家长们必须掌握正确的喂养孩子的方法,保护孩子的脾胃,才能确保自己的孩子“吃得好、长得好”。
保护孩子脾胃一:进食不强迫
到饭点了,孩子不愿吃饭,很多家长习惯采用引诱,甚至是欺骗、打骂等方式,来强迫孩子吃饭。“家长认为,孩子不愿吃饭是贪玩,其实是孩子食欲低下。”肖量表示,天气、气候、情绪等变化,都会影响孩子的食欲,而食欲低下也说明孩子的脾胃已经受伤了,此时还强迫孩子吃饭,加重其脾胃负担,则是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让孩子的脾胃“雪上加霜”。
同时,强迫孩子吃饭,还会在精神上给孩子带来伤害。孩子在没有办法逃避、抗拒的情况下,很容易学会撒谎——以上厕所、肚子疼、要喝水等方式逃避吃饭。
因此,肖量建议家长,在发现孩子不愿意吃饭时,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应当顺应其情况,让孩子不吃或少吃,减轻孩子的脾胃负担。另外,家长在平时还要营造愉快的就餐氛围,让孩子能够不抗拒,主动吃饭。
保护孩子脾胃二:进食须定时
很多家长生怕孩子的营养跟不上,在喂养孩子时,不顾孩子的年龄和生长需要,让孩子吃很多零食,或者一天给孩子喂好几顿饭。“早上8点刚吃完早饭,到10点喂一顿,到吃中午饭的时候,孩子还没饿,又给喂一顿;到下午3、4点,再喂一顿;吃了晚饭,临睡前又喂一顿。你说,家长这样喂孩子,怎么不弄坏脾胃?”肖量说。
肖量提出,凡是吃饭时间之外的食物,都属于零食。他指出,定时进食是孩子必须培养的好习惯,若经常在吃饭时间外进食零食,就很容易打乱孩子的消化,加重脾胃负担。他还建议脾胃不好的孩子尽量晚上不要加餐。
保护孩子脾胃三:水果要适量
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长会买很多水果给孩子吃,他们认为,水果的营养丰富,孩子多吃水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肖量对家长的这种想法也给予了批评。他指出,水果虽然富含各种营养元素,但它也是一种食物。不在吃饭时间吃,算是零食;而吃过了量,又会增加孩子脾胃负担。
因此,他建议家长一定不要给孩子喂食过量的水果,同时应当定时吃,让孩子的消化系统养成良好的规律。而孩子生病后,更要少吃或不吃水果,以减轻孩子脾胃负担。另外,家长在选购水果时,还应当尽量选择本地水果。
肖量建议家长要保障孩子良好的睡眠。“很多孩子睡觉时,会出现‘翻、滚、爬、蹬’、出汗等现象,这些都不是良好的睡眠,而孩子的脾胃不好,就会造成‘翻、滚、爬、蹬’,以及出汗。”肖量说。
此外,肖量还教授了家长对付孩子哭闹的诀窍:当孩子面对家长大声哭闹,甚至是躺地上打滚时,家长只需告诉孩子——哭,大声哭,站到边上去哭。“哭,对孩子有好处,能够打开孩子的肺气。而孩子看到家长这样的态度,会知道自己的哭闹不会起到作用,最多两三次,以后就再也不会哭闹了。这些都是‘祖传’的诀窍,我一般都不说的。”肖量说。
(吴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