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上海11月25日讯 近日,开拓癌症治疗新思路圆桌会议在上海举办。专家在会上指出,慢性病是目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政府、研发机构、学术界、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患者之间共同合作。
根据卫计委的一项统计,慢性病致死人数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86%,慢性病相关的医疗费用占全部医疗费用的70%。复旦大学上海药物创制产业化开发中心主任邵黎明教授指出,“慢性病尤其是癌症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严峻挑战,这不但要求我们为病人提供更好的获得创新药物的途径,更需要将中国融入到全球生物医药研发体系当中。只有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才能成功地战胜癌症带来的挑战。”
此次圆桌会议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携手抗击慢性病组织,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波士顿医药咨询公司,上海市胸科医院的专家以及制药领域的代表们进行发言。
与会专家指出,80%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可预防的,能够通过早期筛查和检测,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以及训练有素的专业医疗队伍来实现。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日常饮食、缺乏体育锻炼等行为风险因素使中国的癌症患病率不断增加。中国正在不断加强在癌症领域的研发能力。加入全球研发网络对于中国成为该领域领先国家宏愿的实现十分重要。除了研发能力的提高, 医生能否向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手段,以及在监管和医疗费用报销领域的改革能否实现突破也十分重要。在中国,患者个人支出比例与其它一些国家相比较高,一些癌症治疗药物通常不包含在国家医保目录中。
专家指出,将政府工作与学术界和产业界所进行的创新研发的工作相结合是让患者能够更方便地用上创新药的重要途径。(赵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