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第25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为推动帕金森病在全国范围内的规范诊治,西南地区首家帕金森病一站式高级诊疗中心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式成立。帕金森病患者可以在诊疗中心获得从评估、门诊、住院、检查、治疗到康复的全流程服务。
数据显示,我国帕金森病患者近300万名,占世界帕金森病患者总数的一半。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每100个人中至少有一个帕金森病患者。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的发病率还会持续上升。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从2020年起,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指导、勃林格殷格翰支持的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专病中心先后在上海、苏州、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落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程南生教授表示,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帕金森病的患病情况更是不可忽视。四川省首家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专病中心在华西医院成立,标志着该模式首次深入西南腹地,不仅将推动帕金森领域的临床工作,更将惠及更多帕金森病患者。
早期症状易被忽视 规范治疗比例低于四成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患者有运动徐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等运动症状,同时伴随嗅觉减退、抑郁、便秘等非运动症状。发展到晚期,患者全身僵硬、活动困难,常因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帕金森病的棘手之处在于,和肿瘤和心血管病不同,帕金森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愈手段,只能延缓病程。其次,由于普遍忽视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和危害,大量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和大部分老年慢性病一样,如何在疾病早期进行发现、诊断和干预治疗,是帕金森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四川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病学组组长商慧芳表示,国内帕金森病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较长,就诊率低。
同时,即便是被确诊了,受限于不同医院诊疗水平的差异,能够得到长程规范化治疗的患者比例也少。而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和中国指南都强调,帕金森病治疗应兼具三大目标,分别是控制运动症状,预防运动并发症和改善非运动症状。
对应这三个目标,规范的帕金森病治疗涵盖了药物、手术、运动疗法到心理疏导、照料护理,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但在多数医疗机构,这些服务分散在各个科室,无法形成一套规范化的诊疗流程,更别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目前中国300万帕金森病患者中接受规范诊断和治疗的比例不到40%,中西部地区的这一数字还会更低。
多学科一站式服务 患者少跑路治疗更规范
相比于普通医院提供的诊疗服务,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专病中心有极大的优势。从技术条件上来说,专病诊疗中心拥有康复医学、影像医学、心理和精神医学、营养及护理专业等各方专家,将整合多学科资源,为患者提供经颅多普勒超声、震颤和步态分析、深部脑电刺激手术等一系列最前沿的检查和治疗手段。
从诊疗流程上来说,因为这些服务被集中在同一个诊疗服务区域内,患者既不需要在各个科室间奔波,也不需要担心各个环节的衔接问题。专病诊疗中心会采用统一的诊疗指南、统一的管理流程,确保每个患者都得到规范化的诊疗。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会针对每个患者的个体化特征,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商慧芳表示,帕金森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医生要根据每位患者的严重程度、发病年龄、就业情况、身体反馈等因素,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避免、推迟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延缓疾病的进程。”
据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建立于1954年,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科室,四川省重点学科。2018年10月,华西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变性疾病专业组牵头建立了涵盖西部9省市16家以教学医院为主的西部帕金森病防治联盟,并搭建疑难神经变性病由基层医院向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快速转诊绿色通道,成为整个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神经遗传变性疾病及运动障碍病诊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