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1日是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的目标,中国脑健康行动专家委员会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的十大症状和疾病精准防治中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的五早策略,以漫画形式、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编制了科普手册,并于21日举行了手册发布直播活动。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及中国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也逐年攀升。阿尔茨海默病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较为严重的负担,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有效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积极开展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干预和治疗,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相关单位、养老机构和家庭的重大责任。
9月21日,《阿尔茨海默病科普手册》发布。中国脑健康行动专家委员会供图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会长饶克勤表示,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政策研究自2017年就已经开展了,在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于2022年推动了脑健康行动的启动,并设立脑健康公益基金;以阿尔茨海默病为切入口,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课题和公共卫生政策的梳理工作,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的早防早筛早诊、生物标志记的研究,并提出将AD早筛纳入公共卫生政策的建议。经过专家们和各方的共同努力打磨,AD科普手册得以制作完成。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在致辞中表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遇见全国科普周,是开展阿尔茨海默病科普工作非常好的契机。在多方努力协作下,本周陆续推出了各种形式的科普作品,《阿尔茨海默病科普手册》就是代表性的成果之一,旨在提高社会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积极有效预防和干预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呼吁广大媒体传播机构广泛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积极向社会公众传递正确的防治知识与科学信息,最大限度地提升阿尔茨海默病知晓率、就诊率,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支持氛围。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健提出,有效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积极开展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干预和治疗,是学会所关注的领域,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重大责任。他呼吁全国医护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关注老年人健康需求,及时关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新动向,学习了解其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策略,主动承担临床诊疗、专项培训、筛查评估、指导干预、科普宣传等工作,强化多学科、多专科联合作战,共同推动阿尔茨海默病立防立治。
此次科普手册的主编是中国脑健康行动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组长、福建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晓春教授。
同为手册主编的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作了科普手册的简介,并提出脑健康全程的综合管理模式及阿尔茨海默病的精准防控理念,在疾病早期即可通过调控危险因素及病理靶向治疗等模式进行精准防控。新药的出现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全程综合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郁金泰分享了未来中国脑健康行动专家委员会在阿尔茨海默病科普领域的举措,冲刺知晓率、筛查率双80%的“健康中国2030”目标。
中国脑健康行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作发布会总结时指出,预防、诊断和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是维护脑健康的重要一环,也是脑健康行动专家委员会持续关注的领域。去年“脑健康行动”启动以来,中国脑健康行动专家委员会策划了一系列举措:发布了脑健康中心的建设指南;启动了国家神经疾病医护人员培训平台;成立了脑健康公益基金,与多个城市互动开展脑健康城市的工作,特别是脑健康科普教育。今年的中国脑健康大会上,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老年认知障碍的主题分享最前沿的信息。可见,社会各界对认知障碍的关注和防控的决心。
他表示,脑健康的建设离不开四股力量:科普的力量、组织的力量、研究的力量、产业的力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诊断和治疗方案有了新的进展,为患者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产业则提供了各种创新的早期筛查方式,这些筛查手段惠及越来越多的社区、体检中心和家庭。
据悉,《阿尔茨海默病科普手册》将通过全国公立医院的记忆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公共机构向大众进行免费发放,在“脑健康行动”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在“银发通”互联网医院小程序上也可了解更多手册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