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都感觉身体疲乏,睡不醒,浑身没劲。这是典型的“秋乏”表现。到了秋天,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人体的气血也从体表慢慢回到内脏,这个过程就像一次能量的“重新分配”,身体需要一个适应期,所以会感到疲乏。本期《医生有话说》,我们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告别“秋乏”。
秋季正是“治未病”防范于未然的好时机。本期栏目,来自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的主治中医师薛茸丹,就跟大家分享秋季如何养生调理,告别“秋乏”。
告别“秋乏”关键在于顺应秋令“收敛”特性。
我们该如何顺应秋令“收敛”的特性,帮助身体的气血平稳过渡呢?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饮食调养:润燥补气
秋主肺,秋燥易伤肺津。所以秋季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以免发散过度,消耗气血。
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肺、补气生津的食材,比如百合、银耳、山药、梨和蜂蜜。用它们煲一碗暖暖的粥或汤,既能防秋燥,又能补益中气,缓解疲劳。
二、代茶饮调理:简便有效
【健脾补气茶】—— 用黄芪、党参片,配上几颗红枣,开水冲泡。该茶能有效补益中焦脾胃之气,让你元气满满。
【滋阴润肺茶】—— 用麦冬、无花果干、百合,再搭配少量的陈皮和枸杞子,开水冲泡。该茶能有效滋润肺脏和喉咙,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咽干。
三、起居有常:早卧早起
《内经》讲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作息要模仿鸡的习性,晚上早一点睡觉,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上早一点起床,使肺气得以舒展。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战胜“秋乏”最有效的“补药”。
四、经络养生:按揉穴位
1. 按揉百会穴: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经常按揉可以提升阳气,清醒头脑。
2. 按揉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这是著名的“保健要穴”,经常按揉能健脾益气,强身健体,有效驱走疲劳感。
3. 按揉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四横指处,经常按揉此穴,能够健脾益肾,滋阴降火。
其实“秋乏”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一个调理信号,通过科学的饮食、规律的作息和简单的自我保健,便可以精神饱满地度过这个秋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