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8日,由天府商品交易所承办的“大宗商品期现对接及场外衍生品规范与发展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在本次论坛上,来自期货、现货行业的专家学者,就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如何期现对接以及大宗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如何规范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会专家认为,大宗商品场外市场既是对商品期货市场的有效补充,也是连接商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重要环节,而期现紧密对接将更利于对实体经济的拉动效用。
与会专家认为,期货市场的标准化合约交易,使得对商品品级、数量等有特殊需求的投资者难以参与期货交易。而大宗商品场外市场则可根据投资者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产品,极大地便利了有特定避险投资需求的投资者管理风险,构建投资组合。虽然场外交易“一对一”交易和合约的非标准化,使其流动性不及期货市场,存在着较高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但场外交易是在公开、公平、公正及充分竞争的环境下进行,价格的形成充分反映了供求双方的需求及预期,与期货市场一样具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在大宗商品市场体系中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大宗商品场外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的日益成熟和政策设计的不断完善,场外市场形成的报价越来越更加准确及时地反映了现货市场的变化,不仅可以作为期货市场交易和定价的基础,也能更准确地反映现货市场的变化和交易者的预期,在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方面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大力发展多层次商品衍生品市场,可形成期货与现货的互动,场内与场外互通,境内与境外互联,既可以帮助投资者和交易者加深对期现市场的了解,促进期现货价格的联动,从而吸引更多的现货市场参与者进入期货市场,又为提升我国在国际商品市场定价力创造了基础和条件。
本报记者 卢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