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资源富饶的西部只有一个攀钢。
11月12日下午3点,攀钢海绵钛厂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三季度以来,该厂抓住海绵钛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通过开发新用户、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等方式,销售海绵钛2321.67吨,目前还收到2000余吨的海绵钛订单。
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的钢铁工业蒙上了阴霾。“卖钢材不如卖白菜”的残酷现实,致使众多钢企举步维艰。攀钢集团聚焦挖潜,以降低生产成本来求生存。作为攀西战略资源开发排头兵的攀钢,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试验” 正在进行。
“今年三季度以来,共有180余吨海绵钛出售到台湾地区和德国,海绵钛出口实现零突破。”攀钢海绵钛厂副总经理郑少华欣喜地告诉记者,我国目前航空、航天、航海等高端领域所用到的海绵钛产品,都是从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口,如今我们的产品出口到德国,质量得到用户的好评,而这完全依赖于我们不断进行海绵钛破碎筛分工艺技术优化,将硬心钛破碎粒度控制在35mm以下;将小颗粒海绵钛的破碎粒度由0.83mm降低到0.3mm。
技术进步,攀钢研究院功不可没。“建院以来,攻克了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世界难题,使‘呆矿’变成了经济资源,拉开了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序幕;开发出了雾化提钒、转炉提钒等成套装备技术,使我国从钒进口国一跃成为钒出口国,攀钢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产钒企业;开创了钒钛磁铁矿中钛资源回收利用的先河,改变了世界钛资源的分布与结构,攀钢成为我国最大的钛原料基地。”据攀钢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先后获得国家、省(部、行业协会)、市等各级科技进步奖900余项,其中国家级成果6项、省部级成果114项。获得专利权633项,其中发明专利457项、国际专利30项。年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论文50余篇。
值得注意的是,攀钢研究院还拥有我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产业链延伸的钒钛技术专业实力最强的研发队伍——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好吃的肉吃完了,剩的都是硬骨头。攀西钒钛磁铁矿综合开发利用再次进入一个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在攀钢人眼里,科技创新还在继续,必须更进一步。
攀钢矿业公司副总经理李伟平坦言,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钛白粉主要是比较低端的产品,在技术上还达不到高端产品的要求,所以国内企业要想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优势,唯有降成本,挖潜力,最主要的还是要科技攻关,提高产品质量。
接下来,攀钢研究院将重点开展钒钛磁铁矿的高效采选、清洁利用的核心技术研发公关。
在新一轮的改革浪潮下,作为攀钢这样的大型国企,颇受关注。“我们就是在推进转型升级,实施的改革主要内容按照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的要求,就是要大力推进国有资产整体上市。”攀钢集团相关负责人解释,攀钢是个大型的集团公司,有很多公司,要由过去一个钢铁生产的结构综合服务向现代城市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转变,这个过程中根据不同公司的产业领域、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探索路径和渠道。“公司要发展壮大做大做强,公司的员工就必须持有股权,这是在产权制度改革里面的一个探索。”上述负责人透露,现在在鞍钢集团旗下,资源性企业正在整合,把攀钢所储的矿产资源和鞍山地区的矿山资源合起来成立鞍钢矿业集团公司,现在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公司。
冕宁:中国南方稀土洼地
2013年园区创产值39.56亿元,稀土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6户,总产值28.6亿元,销售产值19.5亿元,实现利税2.34亿元,占园区工业比重的72%;到2015年,园区创产值100亿元,利税30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占70%;到2020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利税60亿元……冕宁稀土高新产业园区正依托优势稀土资源,打造百亿稀土产业群,努力向我国第二大轻稀土深度加工与应用产业基地的目标全力推进。
四川江铜:川稀土整合者
外来者江西铜业集团成为整合凉山稀土的关键力量。
2008年6月,冕宁县引进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取得牦牛坪稀土矿开发权。同年8月,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持股51%)与四川蜀裕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9%)和冕宁县投资发展公司(持股10%)成立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江铜”),稀土整合拉开序幕。
“在我们公司取得牦牛坪稀土矿开发权前,该矿区有7宗矿权,15家稀土生产企业,企业间互设障碍,沟壑林立、乱象横生。不仅资源浪费、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还存在重大的地质灾害和安全隐患。”
四川江铜总工程师颜豪威告诉记者,为整治牦牛坪矿山,公司在2012年底完成了《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冕宁县牦牛坪矿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和修订,总投资6.9亿元在包括征地搬迁、四道河改道工程、渣堆治理工程及道路硬化、抑制扬尘工程。
工信部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专题会议上,中国稀土业已基本形成了以包钢集团、中国五矿、中铝公司、广东稀土、赣州稀土和厦门钨业6家企业为主导的行业发展格局。四川稀土被边缘化的背景下,最大规模的四川江铜被寄予厚望。
目前,凉山州稀土清理基本已经完成,四川省发改委主任王海林此前曾表示,接下来将进行稀土矿山的建设,待建设完成后,从稀土开采到加工再到制品,会形成一个龙头的带动。照此,主导四川稀土整合非四川江铜莫属。
颜豪威向记者表示,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投入20多亿元用于项目建设、资源整合、资产并购等,累计实现了工业产值30.04亿元、税费8.635亿元。“目前公司正抓紧推进规划投入35亿元的矿山开发项目建设,建成开采规模为4200吨/日(年处理矿石135万吨)、年产稀土精矿4.69万吨、重晶石金矿14.42万吨、莹石精矿11.18万吨的绿色标杆矿山。”颜豪威进一步透露,公司不断推进下游产业建设,并通过整合、并购、参股等方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最终是要把公司建成集“采、选、冶、加、研”为一体的专业化稀土公司。
万凯丰:镍氢电池全产业链先行者
“目前国内仅有一家企业实现了全产业链的镍氢电池生产,而我公司是规模最大的一家。”技术出身的万凯丰董事长温荣源已研究镍氢电池16年。
目前,万凯丰稀土产业链上的企业包括稀土采选企业冕宁县万凯丰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冶炼分离企业冕宁县飞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下游深加工及应用环节的合金事业部和电池科技事业部。温荣源告诉记者,公司的目标是要建成为集标准化采选、冶炼分离、稀土深加工及新能源应用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
万凯丰产业链一期项目包括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储氢合金粉、储氢动力电池、石油化工催化剂。二期规划项目包括以铈元素应用为核心的永磁材料、永磁电机。一期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二期规划总投资60亿元,建成后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谈到自主研发的技术,温荣源侃侃而谈,“目前采用的设备是从日本进口的,日本的设备制造企业根据我公司的需求和要求定制的自动化生产线。”“其他的对外销售与合作正在洽谈,目标市场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储能电池、一特种电源(军用)项目。”谈到市场拓展,温荣源坦言,在目前锂电池主导的市场下,公司的储氢电池、大功率电池、方形电池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需要一个市场的培植过程。在他看来,要达到5亿安时、10亿安时,镍氢电池的市场培育至少在三年以上。
在谈到稀土资源创新开发时,温荣源向记者表示,必须走高端,提高产品附加值。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把镧用在储氢材料上,做电池,附加值提高了十倍;把镧铈复合材料做成催化剂,在国际上销售,是4500美金/吨,提高了十几倍的附加值。以后还将把镧铈作为课题攻关,未来做一些海水淡化的材料等,进一步提高资源附加值。
除了万凯丰之外,国内上市公司金瑞科技和科力远均在镍氢电池方面有所涉及,而他们每一次曝出定增做强镍氢电池或获得订单的消息都会助推公司股价上涨。侧面来看,镍氢电池产业或大有可为。
呵护碧水蓝天已成企业和政府自觉
记者在走访攀西地区的多家资源型企业后发现,节能环保已深入企业血液,乐观其成。而在各级政府眼里,更是多番联动“保蓝天”。
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节能环保在“试验”中已变为常态。
节能环保同时节约成本强制施行变企业自觉
“利用废气每年可发电3.6亿度,实现煤气零排放;炉渣换热利用,每年发电0.36亿度;利用炉渣制造工业建材、石膏等,每年可减少废弃物排放90万吨。”四川省富邦钒钛制动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新亮在记者参观生产线时向记者介绍,公司实现了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废气回收、余热回收、固话废弃物再利用,可每年减少废弃物90万吨,综合能耗降低60%。
攀钢则是在节能环保技术上突破,造福整个攀西。经过长达6年多的技术攻关,攀钢解决了脱硫剂易流失、高含量杂质离子难脱除、设备易腐蚀等技术难题,形成了以烧结烟气脱硫剂配方、脱硫溶液杂质离子脱除技术、关键装备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烧结烟气高效脱硫成套工艺装备集成技术”,突破攀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的环保瓶颈。攀钢应用此项技术,设计建造了攀钢钒3号烧结机烟气脱硫系统。该系统投用一年多来一直处于连续稳定运行状态,作业率达到95%左右,脱硫率达到90%左右,每月生产硫酸2500吨左右、减排二氧化硫2200吨左右,减少社会环境损失价值在2000万元以上。
不只是钒钛企业,在雅安,节能环保也是企业发展主旋律。汉源县源富锌业有限公司在招商引资中,引进湖南企业技术,技术革新,废渣循环利用,电解锌之后产生的废渣均得到合理利用,再从废渣中提取有色金属硒、铋、银、铱等,利用率达百分之八九十。“既节能环保,又节约成本。”这是该公司副总经理曹正猛的原话,其直言公司技术革新前后的状况,“近年来,资源性的企业都比较低迷,在技术革新之前的2012年,公司一年亏损1900多万,而现在1-10月,我们已经实现了七八百万的盈利。"值得注意的是,源富锌所购买的原材料并不是原矿,而是炼钢厂的扬尘。据曹正猛介绍,如果购买原矿来生产,企业根本无法生存,亏本是必然的。
节能环保同时节约成本,强制施行已然变成企业自觉。
政府统筹应对保蓝天需合力推进
推进节能环保,不能仅依靠企业自觉,也对政府统筹提出了更高要求。
去年10月,省环保厅首次公布25个省控城市(含都江堰、峨眉山、江油、阆中等4个县级市)9月空气质量排名,攀枝花由于排名垫底,环保局长向市民道歉。
1月27日,省环境监测总站发布了24个省控城市2013年12月的空气质量排名,攀枝花市排名上升5位。
来到11月,四川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满1年,省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9月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显示,攀枝花已位列第8位,可谓逆袭。
今年1月,又与省环保厅签订《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合作协议》,后者计划连续3年安排资金助力攀枝花“保蓝天”。根据协议,省环保厅将加大对攀枝花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支持力度,从2014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该市区域污染综合整治试点示范项目实施。
在攀西试验区的雅安片区,针对汉源、石棉溶岩地区生态实际,加快推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石棉县正在编制2014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和资金申请报告,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
在凉山,加强生态保护,西昌邛海湿地建成以来,已发挥出重要的生态功能。
谈到节能环保不得不提钒钛质量检测中心。“一直以来,钒钛磁铁矿生产没有国家标准,各个企业各自为政,按着自己的意愿来生产。我们是想通过制定标准和检验方法,不断规范企业。”中心副所长仲利表示,如果有企业做得越来越好,像我们与攀钢合作,标准越来越高,提高标准可以淘汰那些落后的企业、落后产能,最终达到节能环保。
本报记者 苏启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