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这个冬天,小贷行业显得特别冷。记者调查发现,在今年下半年,面对如今牌照稀缺的小额贷款行业,在四川出现了首批退出者。而随着监管审批的逐渐严格,小贷公司的牌照确实越来越难申请。
不少人士分析,下半年,包括四川腾中重工案、四川财富联盟等在内的一系列中西部民间融资风险案件的暴露,也让不少业内外人士将目光投向了中西部地区,未来小贷如何转型或将成为重要议题。
“消失”的小贷公司
现在越来越多的同行开始萌生退意。每年都有一些小贷公司因为违规经营而被注销牌照,但主动退市的却颇为少见,毕竟获得小贷公司的牌照并不容易。而下半年以来,瑞达峰小贷、共赢小额等多家公司注销已是不争的事实。
11月12日,四川成都瑞达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达峰小贷)在媒体刊登公告,称该公司决定注销。记者了解到,瑞达峰小贷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注册资金达3亿元。就在前两周,这家公司发布公告,宣告进入注销流程,即将解散。这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注销了来之不易的小贷牌照,让不少业内人士唏嘘不已。
然而,记者获得消息是,这并不是成都首家选择黯然退出小贷舞台的公司,位于成都高新区府城大道中段的成都高新共赢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是另一家已知的注销的小贷公司,同样是两年的经营时间,这间公司却未能保住当初“共赢”的愿望。
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成都另一家小贷公司已在日前完成注销,而正在向四川省金融办申请注销的还有其他几家小贷公司。
记者来到成都知名的金融中心东大街时,与从事小贷行业多年的某小贷公司工作人员小方聊起当今现状时,他难掩内心失落,“不少小贷公司在短期内很难扭转经营困难的局面,辉煌的时候已经过了”。
小方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同行开始萌生退意。每年都有一些小贷公司因为违规经营而被注销牌照,但主动退市的却颇为少见,毕竟获得小贷公司的牌照并不容易。”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虽然小贷公司目前尚未纳入金融机构监管序列,但注册通常要经过县区、市州以及省金融办三级审批,在资本金、人员素质、业务范围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成立后需不定期接受检查。
以四川为例,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单一股东持股不超过30%,出资额不低于50万元;公司高管须从事相关工作5年以上,信用记录良好。此外,监管机构对违规公司建立处罚退出机制。尽管如此来之不易,为何不少公司萌生退意?“发展成能吸收公众存款的银行,以获取更多资金,是众多小贷公司的期待。但随着银监会《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的出台,这个期待变成了一个现实选择。”在东大街的某办公楼里,仍在经营的某小贷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了记者答案,对于不少小贷公司来说,干着银行的活,却享受不到银行的待遇,这是很多小贷公司经营者心中的遗憾。“有些银行认为小贷公司是在抢生意,事实上,很多银行在放贷时看不上尚未成熟的小微企业,小贷公司刚好弥补了这个市场的空白。可以说,小贷公司与银行是一种相互补充而非相互竞争的关系。”上述公司负责人表示,在融资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被定位为普通工商企业的小贷公司,渴望得到与金融机构同等的待遇。
“对于想参与金融领域的民间资本而言,小贷公司是个不错的跳板。”有业内人士分析,尽管跳板不错,但经营数年后,小贷公司的经营者们发现公司逐渐陷入尴尬:小贷公司发挥“小”的特色,有声有色地开展“支农”、“支小”的业务,却发现资金不够用,但面临政策设限,无法吸收存款,想“长大”又无能为力。“所以很多小贷公司不愿意改制,也不愿意将自己设立的公司拱手送给银行,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注销牌照是最好的选择。”
“内外夹击”的苦恼
今年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更加突出,目前亏损面接近20%,今年2月份亏损面就达到了16%。东部地区和珠三角部分地区一些小贷公司的坏账率超过5%甚至更高。而银行的强势、P2P平台的涌现、电商的搅局也令小额信贷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除了艰难的牌照申请,小贷行业还面临着内外夹击的巨大压力。“随着宏观经济下行,企业的融资需求和资产质量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不仅如此,银行的强势、P2P平台的涌现、电商的搅局也令小额信贷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某小贷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记者了解到,进入2014年以来,全国范围小贷公司的业务规模出现了明显下滑。这也是自小贷公司试点以来,新增贷款规模首次出现如此大幅度的放缓。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591家,贷款余额9079亿元,其中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86亿元,这与去年前三季度新增1612亿元相比,规模骤降一半。有业内人士透露,全国今年上半年约有72家小贷公司退出,从去年到今年大概有超过150家小贷公司注销牌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主动摘牌。
而接近央行的知情人士透露,受经济下行的影响,今年民间借贷市场的活跃度并不高,值得注意的是,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更加突出,目前亏损面接近20%,今年2月份亏损面就达到了16%。东部地区和珠三角部分地区一些小贷公司的坏账率超过5%甚至更高,其中有一些不良贷款牵涉到房地产项目。
“现在这一行,怎么做真的很难说,其实有的公司也是逼不得已,”在东大街某写字楼里,记者看到不少前来观望的投资者,面对某些倒闭的公司,某资深投资者王先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贷发展的经济环境不太好,银行方面压力又大,种种叠加让小贷公司很为难。”
根据银监会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能使用“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而且对外融资“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另外,“只贷不存”的低杠杆运营模式使得不少小贷公司资金流动性差,且资金来源紧张。
“而在融资方面,与过往相比,今年从银行获得资金的难度更大了。”某小贷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银行业对小贷公司直接贷款呈下降趋势,而在沿海地区,已经有银行明确不给小贷公司放款。
“业务规模收缩一方面是由于整体经济形势不好,企业的信贷需求有所减少;另一方面,越来越多P2P借贷平台抢走了原本属于不少小贷公司的客户。”上述金融人士分析,但问题并不止于此。“近来大型电商企业纷纷借助大数据发力小额贷款。他们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以及高知名度、高信用程度,让不少年轻投资者倾向于选择他们,但这对于小贷公司来说,无疑是又一记重拳。”
创新转型仍在路上
小贷公司的发展模式是多样化的,行业的寒冷恰恰说明小贷公司进入洗牌阶段。与此同时,小贷公司实实在在为小微经济、实体经济服务的普惠金融模式,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额贷款行业在中国仍是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
小贷行业的重重大山,已经让不少公司选择了默默退出,但在有关行业人士看来,这恰巧是小贷行业新的洗牌阶段。“有的由于融资困难,无款可放,主动要求退出市场,有的经营不善,不良率高,陷入财务困境,被迫退出。原因很多,但中心思想就是他们需要创新转型,市场仍然需要他们,但需要摸索出一条良性发展道路。”
记者获悉,针对小贷公司融资难的问题,各地也在积极创新,寻找其他融资渠道。“浙江鼓励资产转让,但这操作性很小。资产转让涉及到小贷公司定性的问题,不是金融机构就不能做资产转让业务。”有小贷业内人士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个可以尝试的方式。
而在此前,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在全国首家推出小额贷款收益权产品;另外,有些地方的小贷公司开始尝试“抱团”融资,天津某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表示,他们正在尝试以小贷公司之间同业拆借的方式弥补资金短板;此外,四川也有小贷公司开始尝试寻求可靠的三方托管方式进行线上理财融资,保证随时监控资金流向,从而实现普惠金融的中心思想。“从各地小贷公司积极创新的角度看来,对于小贷公司被边缘化或者可能到来的倒闭潮,其实业内仍然比较乐观,”上述业内人士呼吁,政府相关部门也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帮助。“小贷公司的发展模式是多样化的,各有各的生存模式和江湖空间,不会轻易倒闭或者跑路。”上述业内人士说,很多人把小贷公司等同于高利贷看待,实际上这是个误解。“小贷公司是老板用自己的钱放贷,把风险看得非常重要。”“普惠金融是大势所趋,小贷公司和P2P网贷是实实在在为小微经济、实体经济服务的普惠金融模式,无非在实现形式上有所区别。”该人士也指出,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额贷款行业在中国仍是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针对小贷公司的融资难、征信难等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给予小贷行业更为宽松的环境。”
本报记者 陈思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