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股市靠的是成交量,靠的供求关系,与经济其实是没多少关系的。所谓台风来了大象都会飞,在巨大成交量的堆积之下,银行股迎来了估值重新发掘的机会。
首先,我们可以和历史做一个纵向比较。目前,A股的日成交量已经达到万亿级别,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呢?按最新两市的总流通市值30万亿计算,日换手率就是3.33%的样子。倒退回去7年,2007年那波大牛市时,日成交约为2300亿左右,即便当时的总流通市值只有现在的1/3,按现在的成交与流通市值之比,也要放大1.6倍。也就是说,现在流动性对股价的推升作用,应该比7年前放大60%,如果这股流动性再集中到部分权重股之中,则推升作用至少可以放大到100%以上。
上面的条件如果是成立的,其对银行股的估值影响又有多大呢?
2007年的时候,流动性对股价的推升力只有现在的一半甚至还不如,但银行股的平均市盈率是30倍左右,市净率是6倍左右。随后几年,银行股的估值逐级下滑,到现在,银行股的平均市盈率已经下降到5倍左右,市净率基本都是1倍多一点。而在这7年里,银行股的业绩仍是持续增长的,五大国有行每年的业绩增长在10-20%左右,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每年的业绩增长在20-30%左右,即便是到截止今年前3季度,以工行为代表的国有行业绩增长也在8%左右,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业绩增长在15%左右,相信在未来几年里,这个增长水平也是可以保持的。
事实摆在了这里,如果A股的成交会持续放大,或者说维持在每天9000-10000亿的水平,其对银行股的估值水平推升会有多大呢?至少不会再在历史最低点徘徊,进入A股的流动性都创了历史天量,最能容纳流动性的银行股却在历史最低,这显然不符合供求关系的最基本规律。而流动性对股价的推升,现在还很难说一个确切的目标,按银行股最近十年的常态,市盈率达到10-15倍左右,市净率达到1.5-2倍左右是比较合理的。从全球视野来看,美国大型银行的常年平均市净率在1.5倍左右,中型银行的常年平均市净率在3倍左右。
我们按目前的成交量与历史和国际估值来做对比,就不难发现,银行股的上涨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汹涌而来的增量资金是动力,合理的估值水平则是目标。我们依旧以股份制银行里的佼佼者招商银行为例,其目前每股净资产为11.97元,每股收益为1.82元,到年底其每股收益可望达到2.3元,每股净资产可望达到12.6元左右,按目前14元股价计算,折合动态市盈率只有6倍左右,市净率只有1.1倍左右,这个估值水平,放到全球都算很低的,比一些国家的大型银行还低,况且招商银行从质地来说是非常优秀的,要不然安邦保险也不得去买它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去看目前银行股特别是成长性明显的股份制中小银行的估值水平,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本帐。当然,前提是成交必须就这么维持下去,没流动性空谈估值是扯淡。
本报记者 刘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