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股市飙涨以及金融机构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导致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及货币基金等资金撤离。在此背景下,多家银行为了揽储,纷纷上调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预期收益率超过6%的理财产品纷纷出现。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正持续显现出“年末效应”,预计月末,该市场可能迎来一波收益率上涨潮。
股市的火热让银行存款流失不少,因此不少银行推出了多款挂钩股市的银行理财产品。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以来,共有22家商业银行发行858款结构性理财产品,环比增加16.73%,同比暴增95%。其中,挂钩股票指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最多,为235款,占比27.39%。
银行拉高理财收益率
据统计,上周 (2014年12月6日—2014年12月12日)人民币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6%,较前一周上升0.06个百分点。由此,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连续四周上行。
记者了解到,自11月底起,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开始抬头,预期收益节节攀升。记者走访成都市场发现,中小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大多在5.5%左右,几大国有银行徘徊在5%左右。其中,某城商行在售的10万起投资周期为666天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了7%,某股份制银行5万起投资周期为365天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达到了6.3%。
记者发现,目前5.5%以上高收益理财产品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面市不久即被抢光。某城商行工作人员表示,高收益产品一般几个小时就卖光了,为保险起见,建议用手机客户端或者网银抢购。“在当前降息通道下,市民最好选择收益较高的中长期理财产品,以提前锁定收益。短期来看,存款利率下调或加速分流理财,年底理财产品收益率或会有所反弹,若有5%以上的产品市民可及时出手。”有银行人士表示。
挂钩股市产品受青睐
有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股市的火热也让银行的存款流失不少,不过,面对这种挑战,不少银行也搭上这趟顺风车,推出了多款挂钩股市的银行理财产品。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以来,共有22家商业银行发行858款结构性理财产品,环比增加16.73%,同比更是暴增95%。其中,挂钩股票指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最多,为 235款,占比27.39%。
然而,这些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较普通银行理财收益率高出不少,而起购金额却并不高。如某股份制银行的、“焦点联动系列之股票指数表现联动 (沪深300期末看涨连续型带触碰条款)”产品,投资期限为90天,挂钩标的为沪深300指数,预期最高收益率为12%。
分析师表示,受益于国内A股小牛行情,银行加大了挂钩标的为沪深300指数结构性产品的发行力度,银行想通过发行这种挂钩股市的产品吸引投资者。
不过,上述某银行的理财经理坦言,挂钩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并不意味着股市上涨就能挣钱,也需要看清这款理财产品的属性。“如果股市的涨幅或跌幅远超过理财产品设定的线,按照结构性理财产品设置的规则,只能按照最低的收益率标准来兑付。”对此,该经理提醒,“这种产品风险较高,购买时需要量力而行,要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这种产品适合有投资经验且偏好风险的投资者。”
市场化利率上行难免
专业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受互联网金融等冲击,存款搬家现象愈演愈烈。然而,近来股市的强劲表现也分流了部分储蓄资金,折让银行年末结算冲刺更具挑战,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揽储,无论是银行纷纷上调存款利率还是抬高理财收益、投投资者所好推产品,都只为了能有资金过年关。
“随着银行竞争日趋激烈,大行们也按耐不住,开始进行‘上浮到顶’,这也是一种趋势。”有分析师认为,未来央行将逐步放开存款利率,银行的自主定价权将进一步扩大,在银行揽储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的当下,有利于投资者的计息方式未来将成主流。
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除了来自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冲击外,股市等投资渠道的分流给银行存款稳定性带来较大冲击。统计显示,随着沪指突破3000点,A股新增开户数已连续七周突破20万户,上周新增A股开户数为59.75万户,创六年来新高。过去一周,股市流入资金超过4万亿。
“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但为稳住客户,银行开始发力促销基金产品,理财经理将代销的热门基金制定推荐计划,股票型基金也在其中。长期来看,银行需要提高资产定价能力,同时推进综合化经营。”某国有大行零售业务部人士说。
市场人士表示,伴随新一轮“打新”序幕拉开、前期MLF到期、年终考核临近,种种不利因素叠加,使年底前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压力持续上升。若不及时干预,货币市场利率恐现新一轮上涨。“从总体看,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增量供给几乎完全依赖央行主动投放。在资金需求不断上升,央行捂紧“钱袋子”不放的情况下,资金供需状况恶化推动市场利率上行实难避免,因此无论是着眼于稳增长、防风险、降成本的中长期目标,还是从平抑货币市场波动的短期需求出发,今后一段时间央行“出手”都是大势所趋。
“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时至年末,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将持续紧俏,理财产品市场有可能迎来一波收益率上涨潮,这也是投资理财的利好消息。”上述分析师表示。
本报记者 陈思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