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余额宝为首的“宝宝”类理财,让资金在保持灵活性的同时,兼顾较高的收益。既然随时变现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黏合剂”,那么当这一属性推而广之,是否能够令更多的投资者趋之若鹜?
目前,苏宁等互联网巨头们,以及一些P2P平台,纷纷推出能提前变现的定期理财产品。有关人士指出,这些互联网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变现(或转让)的服务,有助于解决封闭式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存在流动性较差的问题。不过,理财资金“活存活取”是否真的能够顺利实现?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记者调查
多家平台推“活存活取”产品
目前,苏宁理财、招财宝、陆金所等多家理财平台均推出“变现贷”产品,允许投资者提前支取资金,以吸引投资者。
对于传统定期理财模式而言,最大的不足就是产品到期前没法赎回,或有些产品类型虽然允许提前支取,但是收益率直接降成活期,打成了一折。这也就对中途急需用钱的投资者造成了障碍。
近日,苏宁理财推出了理财资金变现的服务,并称可将票据、保险、基金等标记了可变现的产品“随时定期变活期”,这引发了较大的关注。
3月11日,记者在苏宁理财平台看到,不少票据产品都戴上了“可变现”的标签,同时2个月至3年期品种的预期收益水平约在5.3%-6.8%之间。据介绍,用户基于持有的可变现理财资产申请提前变现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笔“变现贷”产品,而其他用户完全购买该产品后,等于将资金出借给了变现申请人,资金会自动转入申请人的零钱宝账户。从而实现“定期”转“活期”。
记者计算发现,如果在苏宁理财平台上,用1万元买入一个年化收益率预计为6.8%,需要定存1年的定期理财产品。半年后,这笔钱应该是10340元。此时,因为投资人急着用钱,将之变现,那么扣除0.2%的手续费20.68元后,实际到手的钱约为10319元,实际的年化收益变为6.38%。
事实上,理财产品变现也并非苏宁理财独创,看到理财产品流动性市场的不止其一家。阿里就正式推出招财宝理财平台,容纳了金融机构的万能险、基金、P2P三种理财方式,号称年化收益5%-7%,并打出了“急需用钱随时能变现”的口号。
与此同时,国内众多P2P平台也支持投资者“赎回”所持有的未到期产品,如陆金所等,就采取了“债权转让”模式。而近期拾财贷推出的“活期赚”产品,更是声称“活存活取、1元起投”,而给出的收益水平也令人咋舌。按照规定,其在高达8%的基础收益率下,随着投资时间每满90天,收益率还能自动递增0.5%,核算下来,此款产品的收益率最高可达到10%。
需求背后
“变现融资”存亏损风险
如果投资者想变现的时候,收益率远低于市场水平,那么变现就很难成功。而投资者不得不多支付1%-2%,最终造成低收益或亏损。
有知名P2P平台负责人表示,这种变现的需求是巨大的。其平台的投资者中,半年后转让的客户在10%-15%之间,而在90天之后就立刻转让的客户达到了20%左右。
不过,对于投资者与接盘者而言,是否存在持有的产品,到期不能偿还变现借款本息的风险?招财宝有关人士对此解释,“用户发起变现,是基于自己持有的理财资产发起一笔个人贷借款,作为借入人需要承担到期向借出人(即购买该笔个人贷产品的投资人)支付本金与利息的义务。而用户可用于变现的理财资产,在最大可变现额度之内是受相应金融机构提供法定保障措施的。”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如果理财产品、借款人账户、投资人账户能够都在闭环内托管,即使借款人不还款、债权没有发生转让,风险并不大。而且如果拥有海量客户,“接盘者”也不难找到。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此可以坐收渔利。值得关注的是,交易价格也是理财产品是否能变现的关键。苏宁理财方面就坦言,变现利率设置得越高,越容易变现。在此推动下,如果投资者想变现的时候,其购买理财产品时的收益率远低于当前的市场水平,那么变现就很难成功,投资者不得不多支付1%-2%,甚至更高的收益率,最终造成低收益或亏损。
与此同时,由于手续费的存在,如果投资者在变现时持有相关理财产品的时间较短,同样存在本金亏损可能,“活存活取”、“随时变现”终究难以顺利实现。事实上,记者注意到,尽管招财宝试水已超过半年,且背后拥有支付宝这一重要优势,但目前个人贷项目依然较少。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没有持续高质量融资客户导入,理财产品“定转活”终究只能是“看起来很美”。
“活存活取”
由于手续费的存在,如果投资者在变现时持有相关理财产品的时间较短,同样存在本金亏损可能。因此,“活存活取”、“随时变现”终究难以顺利实现。
本报记者 吉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