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月,央行再次“双降”。次日,各大银行均挂出了最新存贷款利率价格。对于居民而言,也直接导致存款利息、理财收益下降以及房贷减负等。那么,这次降息降准对百姓经济生活有哪些影响?下一步该如何打理自己的“钱袋子”,成为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一浮到顶”现象未现
“双降”后,尽管人民币存款利率最高可以达到基准利率1.5倍,不过记者通过走访银行网点和查询银行官方网站了解到,存款利率飙升现象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没有用足政策“一浮到顶”,而是保持在1.3倍左右。记者统计28家银行最新执行利率后发现,最高的只比基准利率上浮了1.37倍,“一浮到顶”的口号再无人喊出。
具体看来,国有五大行存款利率的调整步调一致,三个月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6%,半年期为1.8%,一年期为2%,两年期为2.5%,三年期为3%,五年期为3.05%。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分别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8.5%、16.1%、6.4%,三年期与央行基准利率一致。
股份制银行方面,招商银行与五大行利率保持一致,其他股份制银行如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等在一年及以内各期限利率上也“空前团结”,上浮比例均在30%左右,高于五大国有银行;而二年期和三年期定存整体看来,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利率算比较拼的,利率上浮程度近30%。
在城商行中,短期存款利率竞争比较激烈。其中,华夏、渤海、光大、北京、恒丰、东亚银行执行的活期利率较高,均为0.385%,较基准利率上浮了10%;上海农商行执行的三个月定存和半年定存利率较高,分别为1.82%和2.06%,较基准利率分别上浮了34.81%和32.9%。
至于为何此次银行大都选择放弃“一浮到顶”,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浮到顶”对银行盈利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而此前高喊“一浮到顶”口号的银行,最终均遭到了央行的窗口指导。央行答记者问时也指出,“由于目前存款利率‘一浮到顶’的机构数量已明显减少,预计金融机构基本不会用足这一上限。”
居民存款可以货比三家
由于各银行的存款利率有差别,因此有银行人士算了一笔账,按国有大行一年期定存执行2.0%的利率来计算,10万元定存一年的利息收入为2000元;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年期定存执行利率为2.25%,利息收入则为2250元。而另外一家异地城商行一年期定存利率达到了2.6%,相当于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了48%,利息收入则为2600元。相比之下,10万元定存一年不同银行利息收入最高相差600元。
某城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央行放开一年以上存款利率限制后,银行对存款定价将更加灵活。“可以说,目前距离利率市场化仅有一步之遥。”该负责人表示,“利率市场化之后,这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是我国金融市场慢慢成熟的标志,从大局上也有利于稳定金融机构的存款付息率和整体筹资成本,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理财师建议,对于爱把存款搬家的客户来说,城商行依旧是较好的选择,因为从各期限的存款利率上浮水平来看,给出较基准上浮1.3倍以上的大多是城商行,部分城商行对资金的渴求度较高,因此存款利率上浮幅度相对较大。此外,据该理财师分析,目前市场资金面较为充裕,75%存贷比即将取消,银行普遍‘不差钱’,尤其是大中银行,因此降息之后各大银行存款利率仍然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央行仍有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届时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有望全面放开。”
本报记者 陈思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