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川大智胜中期净利润增速处在个位数水平,但对于2014年年报中提出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0%-500%的目标川大智胜仍表示可以实现。
净利润小幅回升
2015年上半年川大智胜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导致营业利润增长。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257.20万元,同比增长22.30%;实现营业利润1501.80万元,同比增长65.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13.48万元,同比增长4.93%,每股收益0.09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半年川大智胜综合毛利率42.9%,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主要因公司图形图像产品与服务收入占比及其本身的毛利率有较大提升。预计下半年公司图形图像产品与服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年公司综合毛利率相比2014年将有所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川大智胜在2013年12月中标的“新一代XX管制中心系统”项目各个标段的中标人与用户的合同虽然谈判完成,但最终合同仍在逐级报批过程中,公司中标总金额为2.38亿元的两个标段正式签订合同的时间仍不能确定。公司已按计划开展中标标段的部分开发任务。同时,公司正在争取的两个空管仿真项目,也因不可预见的客观原因,处于中止或推迟启动状态。
虽然部分合同处于停滞阶段,但也有多个新业务顺利推广。川大智胜表示,管制员体验飞行模拟机和D级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均已实现销售或中标,全年预计签订或中标合同近千万元。大型全景互动体验系统已签订首份合同,该产品集成了公司取得突破的高清LED立体显示、全景互动体验节目和多项图形图像技术,首套系统建成验收后,有望逐步向国内教育和科普行业推广。此外,基于全景视频融合的新一代机场场面活动智能监控和管理系统,正在结合客户需求和建设计划开展相关准备工作,尚未实现销售。
在中报中川大智胜表示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新产品现处于市场推广阶段,预计业绩将保持平稳发展。预计2015年1月至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40.34万元至2208.41万元,同比增长0至20%。同时还指出,公司在2014年度报告中披露的2015年经营目标“净利润增长00%-500%”目标预期可以实现。
新业务取得进展
上半年,川大智胜受市场关注的三维测量和三维人脸识别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4月8-9日,公司在深圳2015年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展示了与英特尔公司合作开发的国内第一套三维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用“仪器专项”开发的高精度三维人脸测量仪器进行人脸注册建库,用英特尔公司开发的精度较低、但成本大幅降低、体积大幅缩小的传感器进行现场三维人脸采集,用公司开发的三维人脸识别软件进行现场对比。该系统已经开始在ATM机和社保柜员机上安装,接受进一步测试检验。针对视频监控需要的“3D建库+2D采集识别”技术,公司正在和用户合作开发示范系统。近期,国防军事、公共安全、信息安全、金融支付安全对要上网的三维人像采集设备和基础软件提出全套国产化的要求,公司已开始研制开发多种成本低、体积小、精度满足特定需求的三维人脸照相机。
此外,川大智胜飞行模拟机培训业务持续增长。上半年公司增发募投购置的两台全新空客320D级飞行模拟机满负荷运行,效益显著。公司于2014年底订购的第三台全新空客320D级飞行模拟机,已开始工厂验收。飞行模拟机培训业务将持续贡献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
有行业人士指出,川大智胜的三维人脸识别和飞行模拟机业务均具广阔发展前景。公司在2015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推出了首款三维人脸识别产品,该产品将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三维人脸相机建模与识别和英特尔新推出的Re-alsense摄像头三维人脸数据采集相结合,是公司自2013年起开始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的一个重要突破。目前公司正加大对三维人脸识别的产业化和市场拓展,预计将成为公司2015年新的利润增长点。
除三维测量和三维人脸识别外,上半年,川大智胜入选中上协国防军工板块,并继续获得海军特大型装备研制项目中航空管制分系统相关合同,军工装备项目对公司业绩贡献将持续增长。自主开发的两种飞行模拟新产品,D级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针对民航空管系统需求的管制员体验飞行模拟机通过民航鉴定,并获得首套订单。
主力动向
二季度获机构大幅增仓
虽然大额订单签订时间仍不能确定,但随着自身业务的向好发展,川大智胜仍获得了众多机构的关注。从2015年3月17日起,包括公募基金、券商、私募基金、险资在内的各路机构共计11次对川大智胜进行实地调研,可见机构投资者对川大智胜的看好。而从川大智胜中报流通股东情况来看,机构投资者持股也在进一步上升。具体来看,一季度中仅有一家社保基金和一家公募基金合计持有川大智胜482万股。而二季度中中银新动力、嘉实成长收益基金则选择进行建仓,合计建仓达到690万股,同时富国中证军工指数分级基金也进一步加仓239万股。整体来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明显上升。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符健分析指出,三维人脸识别大势所趋,未来半年落地可期。军工、信息安全、金融支付等领域精度要求决定,二维识别只是过渡手段,三维识别大势所趋。根据产业链调研,资本推动硬件普及,2016年初有望进入爆发期。公司基于图形图像领域技术储备,于2015年2月定增1.8亿元投资率先布局。公司披露,“该系统已经开始在ATM机和社保柜员机上安装。”未来半年,公司三维人脸识别产业化落地值得期待。据媒体报道,低空空域改革政策有望年底前出台。公司作为国内空管系统的龙头,军方市场份额超过80%,受益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披露,“低空空域监视管理和服务系统”已进行现场试验。根据2011年《关于公司公开增发募投项目可行性报告》,2020年前市场规模约25亿元。
海通证券分析师钟奇则表示,川大智胜智能图形图像产品及服务超预期增长,公司净利润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8.9%。考虑到公司主营向智能图形图像业务转型较为成功,以及其三维测量和三维人脸识别技术的稀缺性,公司可享一定估值溢价。
本报记者 林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