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已越来越趋向简约与智能化,从固定电话到手机,从有线上网到WiFi全方位覆盖,从有线数据交换到蓝牙和NFC……试想,告别凌乱纷繁的电源线,享受完全自由的无线生活会是怎样一种场景?
近日,记者走进成都高新区移动互联创业大厦,与致力打造无线电力电能传输的先行创业团队——成都斯普奥汀科技有限公司(Sprouting Tech,以下简称斯普奥汀)进行了对话。
谈产品:用科技实现智能生活
斯普奥汀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从公司的英文名来看,“Sprouting”有萌芽、生长的美好寓意。据斯普奥汀总经理袁图友介绍,自2012年斯普奥汀成立以来,公司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娱乐方式为宗旨,一直致力于中距离无线电力电能传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斯普奥汀先后与加拿大、美国等多家公司合作,逐渐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化的技术研发及应用方案。袁图友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团队在今年5月已率先研发出全球首款中距离无线电能‘会议桌’和‘咖啡桌’。接下来,公司还会陆续推出面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多种消费电子产品的平板型无线充电系统,面向心脏起搏器等医疗设备以及无线传感网络的无线供电系统。公司已申请了多项国际、国内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出于好奇,记者近距离参观并体验了该公司的核心主打产品——高科技无线充电办公桌和咖啡桌。在干净整洁的桌面上放着明亮的台灯,正在充电的手机以及正播放着悦耳音乐的音箱,而未见任何电源线。记者从该公司技术总监林先其博士处了解到,该办公桌正是利用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平板型无线电能发射端安装在咖啡桌底端,对各种电子产品进行中距离无线充电。“未来,我们有能力完全和电源线说再见,这样的无线技术革命的成果将帮助我们实现真正的无线生活方式!” 林先其博士说。“我们试着用科技来实现智能生活,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袁图友说,与美国、韩国和意大利同领域的研发团队相比,斯普奥汀的技术团队在传输距离、传输效率和设计小型化上具有优势,并掌握多项中距离无线电能传输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信心在未来的1-2年内推出一系列满足智能家居、生物医疗和物联网领域需求,而且安全、稳定、高效和环保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并率先实现其产业化。“我们要推出的不仅是技术上具有前瞻性的高科技产品,更是能大幅改善生活品质的产品,我们因此坚信,产品一旦上市,会迅速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和推崇!”
聊团队:由工程院院士领头的团队
讲到创业团队,袁图友十分自信:“公司的主创人员有4名,都是来自于不同领域的精英,其中一名主创人还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我们虽然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领域,但大家在创业理念上一拍即合。”
据记者了解,斯普奥汀公司的研发团队由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领军,由两名从事相关技术领域的海归博士主导,团队核心成员长期从事无线电力电能传输、新兴电磁技术应用、射频微波电路和无线通信系统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和工程实践,并具有雷达系统、超导材料、铁氧体材料、电磁兼容、干扰技术等跨学科研发经验,在专业背景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互补性,袁图友本人则更多地负责资源整合、品牌战略部署及市场推广。公司还拥有5名博士分管关键技术环节,10余名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硕士、学士辅助研发。
除了专业技术团队之外,公司还同步构建了一批从业多年,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和营销团队。据袁图友介绍:“公司的四位创始人均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与大多数的‘蓉漂’有别,我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过一定的成就。”袁图友甚是自豪地说道:“有了几位合伙人的强强联合,我们坚信在无线和智能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将立足于技术创新,创造更大的想象空间,让人们的生活更加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公司未来的发展也将在时代的快车道上稳健前行”
谈及选择在成都创业的原因,袁图友说,“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生活理念引进回国并成功落地。为了让世界顶尖技术顺利着陆,公司成立前分别到北京、上海、深圳、厦门、武汉、重庆、西安等高新技术开发区考察调研过,我们毅然选择立足成都,是因为成都,特别是成都高新区近年来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与不断扩大的市场辐射力,以及越来越与国外接轨的生活及消费理念。”“我们对创业团队的核心构架和未来发展规划充满信心。”袁图友说,公司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科研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科研资源与成果共享。重点利用国内外高校的高性能电磁仿真服务器、人体计算模型、电磁兼容干扰测试平台以及加拿大Ultratech公司的琼脂人体模型和SAR测试平台,在未来两年内实现公司项目的总体研发目标。
讲创业:团队需要优势互补
200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曾任世界500强企业大区总监,2014年参与创办斯普奥汀的袁图友,与其它创业者走过的“先打工、后创业”的人生轨迹不同,他走出了一条“先创业,后打工,再创业”的路子。其在学生时期即跻身全国第一批奶茶店店主,到开设系统集成公司及辗转500强企业职业经理人,最后又再次走回到创业的路上,既赢得过丰硕的果实,也经历过辛酸与挫折,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步成熟起来。
面对记者提出的“将自己的创业经验与未来的创业者们分享”的要求时,袁图友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腼腆,同时显得稍许谨慎:“我们的核心团队虽然磨合至今已3年有余,但工商注册和正式成立还不足一年,我们正行进在创新创业的路上。”
袁图友认为,在一个创业团队的搭建中,多元化至关重要,优势互补、各司其职,才能使团队更加稳定、和谐。“核心团队成员最好是出自不同年龄层,这一点很少有人会考虑到,但在我看来却很有必要。因为不同年龄层的创业者在阅历上的差异,在思维模式和考虑问题的角度上不尽相同,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综合各方意见,来弥补各自思维上的局限。这就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道理之所在。”
雄关漫道真如铁,从今迈步从头越。袁图友认为,对于创业者来说,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要勇于承受工作上、生活上以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为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袁图友最后总结道:“在创业的道路上,一定要敢于尝试,不一定要选自己最擅长或了解的领域。相反,新的领域也许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挑战,但也会使你有更多的收获和启发。怕失败就不可能成功,坚持信念,不怕挫折,终究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记者手记·
爱拼才会赢
在采访过程中,当记者问及斯普奥汀总经理袁图友对创新创业有何感悟时,他的回答很简单:爱拼才会赢!袁图友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用5年时间在成都磨子桥首次创业,到3年时间的“打工仔”生涯,再到现在的“二次创业”,袁图友走出了一条“创业---打工--再创业”之路。使记者联想到了曾几何时,一首红遍了大江南北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歌词中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大概就是对创新创业者“爱拼敢赢”的最真实写照。如果说三分占据着天时、机遇与时机,那么剩下那七分就是要靠拼搏了。
·相关链接·
《成都高新区推进“三次创业”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第四条第二款规定,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以及相同层次的国外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等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在成都高新区创办科技型企业(每年在成都高新区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在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领先企业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且担任高级以上职务的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核心团队来成都高新区创业,根据项目在国内的领先性、创新能力和对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带动作用的综合评价,“一对一”分档次给予2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同时按照实际使用面积给予不超过500平方米、每平方米每月租金不超过40元办公用房的3年免租或房租补贴,3年结束后,经评估合格可继续享受2年免租或补贴政策,并优先提供廉租公寓。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