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股首家便利店连锁上市公司,红旗连锁(002697)的业绩一直是市场关注焦点。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双双出现增长。在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红艳超市的收购,互惠超市也即将被收入囊中。在O2O上,在现阶段零售企业中,红旗也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前三季度有望盈利1.54亿
上半年红旗连锁实现营业收入26.44亿元,同比增长11.1%,主要是由于门店外延式扩张、成熟门店的同比增长、内部经营管理提升所致。实现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10.68%,每股收益0.15元。中期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送红股2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
同时,在半年报中,公司预计2015年1-9月实现净利润1.47亿至1.54亿,同比增长5%至10%,主要系公司加强内部控制,优化管理人员,销售收入较去年有所增长等。
中航证券表示,在目前行业整体疲软,大量企业营收下滑的大背景下,红旗连锁营收和净利双增值得肯定。
从去年至今,红旗连锁保持了单季度业绩持续增长的态势。2014年一季度、2014年二季度、2014年三季度、2014年四季度、2015年一季度和2015年二季度分别盈利4547.22万元、6075.5万元、3370.2万元、3033.93万元、4783.15万元和6974.4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72%、2.55%、13.38%、25.3%、5.19%和14.8%。
从门店扩张来看,红旗连锁仍具有持续增长动力。上半年公司新开门店54家,升级改造门店48家。中航证券指出,门店扩张速度虽有所放缓,但公司在四川境内二三线城市的发展速度仍然较快,门店扩张为公司提供持续增长的动力,并不断夯实公司在便利超市连锁行业的地位。
外延式并购提升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红旗连锁的业绩之所以能大幅增长,与公司开展的外延式并购密切相关。
3月18日,红旗连锁正式宣布以2.38亿元收购成都红艳超市,收购标的不仅包括一处3万多平方米的房产,4万多平方米的红艳超市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及其用地,还包括125家直营店及其设备资产的所有权。在收购完成后,红艳超市就已开始为红旗贡献业绩。
红旗在接手红艳后,也开始对其进行整顿,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将原红艳物流配送中心改造成了仓储超市。8月1日,近10000平米的红旗连锁温江仓储超市开业,其面积之大,刷新了红旗超市的单店面积,开业当天就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往。
在收购红艳超市后,红旗又将目光瞄准了互惠。6月9日,红旗连锁公告称,公司筹划使用不超过4.23亿元收购四川省互惠商业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下称:互惠超市)的超市业务资产及配套资产。7月6日公司正式签署了收购成都市互惠超市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的协议。公司表示,收购的门店使公司经营网点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有利于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公司根据经营发展的实际需要,对配送资源进行进一步整合,在提高配送效率、扩大配送半径、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能力。
中航证券十分看好红旗的两次收购,其指出,公司横向整合将使门店销售网络将更为完整、辐射能力更强,同时能提高物流配送中心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微商城正式上线受追捧
报告期,公司在做好便利连锁超市经营的同时,把握市场脉搏,积极推进O2O战略。2015年3月,“红旗快购”及“红旗WIFI”正式上线。
红旗WIFI的推出,是继开通IMP电子货架后,公司在推进O2O战略的重要举措。红旗门店内开放免费WIFI,有利于红旗连锁在O2O项目推进上抢占先机;红旗快购的上线,有利于线下线上资源贯通融合,让网络成为实体经济延伸到虚拟世界的“前台”。作为公司O2O战略的重要部分,红旗快购将实现对社区生活服务平台的重要支撑。
红旗连锁在中报中表示:“两次收购带来的门店增长和资源整合,使公司的线下布局更加完善。‘红旗快购’及‘红旗WIFI’正式上线是公司线上业务飞速发展的重要节点。O2O战略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商品+服务’的核心优势,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9月9日,红旗连锁微商城也正式上线。除了巴适、齐全的川渝特产,还有众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饼干糖果、茶叶饮品、休闲食品、服饰玩具、家用电器等等,消费者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cdhqls,点击微商城,选出自己心仪的商品,不管居住在国内什么地方,只需少量邮资,满意的货物就能送上门来。
6月9日,红旗发布定增公告,拟定增筹集资金10亿元,继续投入门店扩张、升级和社区O2O平台建设,未来或进一步向更高附加值的金融业务延伸。平安证券表示,公司持续投入后台供应链建设,自有车队实现市区“日配”,电商二环内1小时送货。互联网巨头纷纷联盟线下 (京东入股永辉、阿里和苏宁交叉持股),利用实体商业积累的门店网络、物流资源和品类/商品运营能力共同搭建线下O2O场景和供应链体系,密集网点和供应链优势,使红旗成为成都乃至四川地区的最佳合作对象。
·主力动向·
股价还有翻番潜力机构大肆抢筹
无论是业绩还是概念,红旗连锁都是机构十分钟爱的标的,这从其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持股情况就可以看出一二。
截止6月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就占了8席之多,而且在二季度机构买入迹象十分明显。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嘉实基金公司-建行-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施罗德中国股票基金分别增持了1302.7万股、108.92万股和89.87万股。以二季度红旗连锁的平均股价14元/股计算,仅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就买入了近2亿元。
此外,嘉实基金-建设银行-中国人寿-中国人寿委托嘉实基金股票型组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新股C1和全国社保基金六零二组合均是二季度才进入榜单的“新面孔”,持股数分别为186.61万股、181.1万股和154.24万股。
从机构的买入动作可以看出,对于红旗连锁,机构持坚定的看好态度。平安证券给予了其20元的目标价,即在当前的基础上,公司股价还存在翻番的可能。其指出,作为国内A股唯一的便利店企业,红旗连锁一直享有估值溢价,密集的网点和客户群覆盖在成都地区先发优势明显,在零售业务的基础上,增值、生活服务和线上O2O平台打造、金融业务拓展及与龙头电商的合作潜力将进一步提升估值。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20元。
本报记者 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