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获悉,成都高新区于近期启动实施了今年第三批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项目,包括交通先行、教育助学、就业促进、社会保障、扶贫解困、医疗卫生、百姓安居、文化体育、城市改造、环境治理工程10大类共96个项目。
今年2月,成都高新区围绕市民关注的民生问题,启动首批71个民生工程项目;8月,启动实施第二批139个民生项目。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已累计实施民生工程项目达306个。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完成了包括机场路新增回头匝道工程、府城大道下穿天府大道隧道工程、红星路南延线高新区段、剑南大道(三环路-高新区界)交通优化工程怡馨家园小学、大源Ⅷ线北侧幼儿园及农贸市场等多项民生工程项目。
13个交通项目年内开工
交通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成都高新区第三批民生工程项目明确,将有13个交通项目在年内开工,包括大件路进城方向(成雅高速桥下空间)拓宽道路工程、大件路右转接机场路辅道工程、大件路跨机场路半幅桥梁、中和新成仁路跨新开排洪渠桥梁工程、红星路南延线(领馆国际城)人行天桥、中和康龙北一路(瑞龙三街-创新大道)倒排工程等。今年内,成都高新区还将完成对紫荆西路、紫竹西街、紫竹中街、芳华街人行道的改造。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完成了包括机场路新增回头匝道工程、府城大道下穿天府大道隧道工程、红星路南延线高新区段、剑南大道(三环路-高新区界)交通优化工程、和迎大道电力通道工程、盛和一路(益州大道-天府大道)道路改造工程等多项交通工程项目。
在百姓关注度颇高的医疗卫生民生项目中,记者了解到,成都高新区已在永安社区新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南新社区设置了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已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成都高新区第三批民生工程项目明确,将进一步推动“卫生进园区”,服务园区重大产业员工30000人次;落实计划生育辅助政策,服务育龄员工3000人次;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中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楼将在年底前完成报建和设计;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和成都高新区市民中心将完成规划方案。
除了交通项目以外,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持续加大教育配套建设力度,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记者获悉,西园街道作为成都高新区最“年轻”的街道,年内将建成幼儿园1所。
针对教育助学,成都高新区第三批民生工程项目提出,将对低保户中就读幼儿园、小学、中学及高中的学生全额补助其在校期间的生活费;对就读大学(含大专、艺体类学校)的学生给予每月生活补助。
文化体育方面,总面积达16.5万平方米的成都高新区文化中心将力争在年底前动工。为了繁荣区域文化,将在剑南大道两侧、环城生态区外侧规划建设1座歌剧院,年内将完成规划。
完成29个老旧院落改造
老旧院落改造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是成都高新区民生工程的重点领域之一。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完成对29个老旧院落的改造。
据介绍,一批院落设施将于年内完成维护和更新。肖家河和芳草街街道将完成总计4000户的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此外,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办事处还将与四川省邮政公司成都市分公司合作,开设“邮政便民服务站”。
与此同时就业促进工作也并没有落下。成都高新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高新区要在年内建设完成12家街道“就业创业实训基地”。“我们将加大对就业促进工程的投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辖区劳动者稳定就业,保障困难群众稳定就业和基本生活。”
对于“双困人员”(即低保或低保边缘困难家庭中的就业困难人员),成都高新区要在年内实现就业率动态保持100%。成都高新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就业托底援助覆盖面,在原有基础上将因病致困和低保边缘群众纳入就业托底援助队伍,强化动态管理。”
在深化就业援助和创业服务方面,芳草街街道办事处全年预计将完成求职登记700份,发布招聘岗位1000个,成功推荐职位300个;还将开展3次职业技能培训、4次创业培训、8场创业沙龙活动,提升辖区创业环境。合作街道办事处将实施“迁二代”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工程,为“迁二代”量身打造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据悉,成都高新区正推进建设大源助老助残服务中心,在新川创新科技园筹建200张床位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同时,将新建1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辖区养老机构覆盖率达50%以上。还将选取10家符合条件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在高新区范围内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
本报记者 舒娅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