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银联商务正式对外发布《2014年银联商务有限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成为央行颁发牌照的270家第三方支付企业中少有的连续三年公开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报告从国家、社会、环境、客户、员工、股东等角度,全面展现了银联商务在电子支付环境建设、服务小微、便利民生、产业创新等各个领域,践行“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企业理念、履行企业公民责任和义务的实践成果。
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银联商务的实体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覆盖率为100%;从最南端的海南三沙市永兴岛到最北边的黑龙江黑河,银联商务不断将支付服务网络延伸至二级地市、县域、中西部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银联商务在业内率先完成的百万量级POS终端非接改造,为全面推广金融IC卡支付和移动非接支付、建设安全的电子化支付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银联商务切实关注小微企业、个体创业者,通过搭建“天天富”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全面盘活小微商户的融资和理财需求,其中,“天天富”POS贷更是创造性地解决了小微企业以“无抵押、额度小、频次高、随借随还”为特性的低门槛融资贷款需求。
除此之外,银联商务也在各类社会大事件中积极发挥作用:在南京青奥赛、上海网球大师赛、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国家和地区的重大活动中,银联商务以自助终端方式提供售票、验票等自助服务方案;新疆和田、云南鲁甸等地发生地震,银联商务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为受灾群众、救灾官兵和救援队等提供小额应急取现、手机充值等金融服务。
银联商务定位于“综合支付与信息服务提供商”,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完成了在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O2O线上线下融合等热点领域的提前布局,相继推出“全民付”手机客户端、“POS通”移动泛非接受理、“天天富”互联网金融、“银联商务营销联盟”O2O闭环验证支付等一系列新型产品,助推各行各业在“互联网+”时代中的转型进程。未来,银联商务在不断以“支付+”践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有望持续释放出更大的价值和能量。
本报记者 张璐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