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5)》绿皮书发布,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名单揭晓,东部地区占据了55席,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分别占20、16和9席,其中西部第一名为四川双流县。
东部表现最好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5)》绿皮书显示,2015年我国广义中小城市经济总量达53.9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7%;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为69.4,社会民生取得较大进步;中小城市“两型”指数为59.7,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水平提升明显。
分区域情况看,东部地区仍然表现最好,东部地区的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达到了76.0,领先于东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65.2、68.9、64.2。与过去几年有所不同的是,中部地区成为科学发展水平指数提高最快的区域(提高了0.4个百分点)。与2014年基本类似的是,东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科学发展水平指数仍然提高较慢,仅提高了0.1个百分点。
据了解,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体系建设是国内专注于中小城市领域的科学性、全面性、权威性科学发展指数系统研究工程。截至目前,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体系研究工程囊括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以及三个子体系,即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市辖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和建制镇科学发展评价体系。
西部百强县市占16席
在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东部地区占据了55席,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分别占20、16和9席。尽管东部地区入选的城市数量有所减少,但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在这份名单中的表现仍然最为抢眼,其中,山东省在百强中占据17席,江苏省占据17席,浙江省占据12席。
这表明,山东、江苏和浙江在中小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具有难以撼动的优势。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由于区划调整,广东省实力较强的县市大多改为市辖区。因此,广东在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入选城市较少,但这不能否定广东省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就。
江苏省昆山市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一名,湖南省长沙县、辽宁省海城市继续稳居中部地区第一名和东北部地区第一名,西部地区第一名则是四川的双流县。
同时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中,昆山荣膺榜首,浙江慈溪位居次席。另外,剔除直辖市的市辖区,该研究对辖区内含有乡镇的648个相对独立发展的市辖区进行了评价,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和南海区分列2015年度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一、二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获得第三名。
本报记者 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