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记者从资阳市2023年第三次生态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10月,资阳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40,在成德眉资4市中保持第1位,在全省15个重点城市中排第3位。1-9月,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首次达100%,较2020年提升55.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升3.85个百分点,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老鹰水库水质显著提升,氨氮、总氮、高锰酸盐指数较2021年分别改善61.5%、55.9%、19.8%。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88.2%,与同期持平。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4.7918,较去年同期改善5.45%。
据了解,经主动争取,生态环境部将资阳纳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全国试点,该市加快推进试点工作,目前完成了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的更新,结合国、省、市最新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十四五”相关规划、高质量发展需求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评估情况等,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更新。从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召开了技术咨询会、现场对接会 17次。目前正在根据专家意见以及相关部门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确保首批报送生态环境部审定。
优化环境监管方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阳市坚持把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考量,将优化环境监管方式作为生态环境领域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之一。
一是巧做加减,积极送法入企。多做“加法”,利用网格员积极宣讲法律,主动进企业普法送服务;巧做“减法”,以案释法,降低企业违法风险。近年来,服务企业800家次,指导企业整改解决环境问题106个,发放环保法律法规汇编资料3000余份,开展法规政策宣传进企业活动12余场次。
二是无事不扰,执行正面清单。对符合纳入正面清单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采取减免现场检查、慎用查封扣押和加强帮扶等正面激励措施,主要通过线上进行帮扶,做到无事不扰、无据不查,帮助企业把精力聚焦在发展主业上。目前已纳入正面清单43家企业,极大地减少了现场检查频次,并且后续根据情况持续调整企业名单,让更多的守法企业受益。
三是审慎包容,彰显执法温度。严格执行新修订行政处罚法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梳理制定了分类行政检查事项目录和不予行政处罚、免予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等五项清单,并贯彻落实。除对恶意违法严厉打击外,近年来,对首次违法、违法行为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的10余起案件不予处罚,对符合情节的案件实施从轻处罚20余件,减免处罚金额近千万元。
四是科技赋能,助力精准监管。2023年全市共72家重点排污单位安装自动监控设备,14家企业安装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视频监控,实现全天候线上监管,并利用无人机、大气走航式监测车等科技手段,更利于精准发现问题,生态环境执法由单一现场检查向现场检查与远程监管相结合转变。
加快规划环评动态调整
目前《资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环境影响说明》已经通过专家审查;资阳市高新区牙谷片区规划环评已进行第二次公示,待园区“三线一单”允许排放量核定下发,完善文本中与“三线一单”的分析后,将可以报批。
城南片区规划环评目前已基本完成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已完成“修编规划概述”“规划区开发现状及原规划回顾”“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章节。
资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跟踪环评已进行第一次公示,同时也已完成规划实施的“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章节、原环评审查意见执行情况、规划实施区发展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分析等章节的编写工作。
《资阳临空经济区及托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在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官网、临空经济区辖区乡镇公示栏、《资阳日报》上进行第一次公示。目前,环评编制单位已按照预审意见修改文本,拟于近期向市生态环境局报送文本。安岳经开区涉及化工园区环评,目前通过了专家咨询会,也正在根据要求加紧修改完善报批。
做好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
按照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市委、市政府“三大会战”工作要求,资阳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三大会战”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含能耗)保障方案》,为重大项目实施前环境准入、环评编制、环评报批和节能审查做好指导和支持。“三大会战”目前涉及项目共计216个,其中,“产业项目大会战”重点项目97个,“城市规划大会战”重点项目94个;“交通建设大会战”重点项目25个。
一是提前主动介入。按照环评审批和能耗指标保障管理要求,建立重大项目环评服务台账,及时准确掌握项目基本信息,定期跟踪调度环评审批进度。
二是掌握发展需求。主动和各县区和行业主管部门对接,及时掌握重大产业项目发展需求,充分考虑“三大会战”项目落地是否符合“三线一单”生态分区管控和能耗指标要求。
三是组建服务专班。组建以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三大会战”环境影响评价保障工作专班和能耗保障工作专班,成立专班服务安岳县化工园区、乐至县奋安铝业、临空经济区SJ项目等市级重点项目。
四是提速快审快批。畅通“绿色通道”机制,对满足环境保护和能耗要求的项目,实施技术评估提前介入、申请材料容缺受理,综合评估污染防治和能耗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合理性,关注群众的环境权益,防范好重大环境风险。1-10月,资阳全市共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106件,涉及总投资119亿元;调剂解决重大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206吨,为全市重大项目落地创造了良好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