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乐山市主城区,乐山市市中区的交通是这个旅游大市的重要窗口。护栏受损自动预警、路面状况自动采集、桥梁位移自动预警……近日,记者驱车行驶在市中区的农村公路上,从区县到乡再到村公路,路上随处可见远距离智能射频芯片、智能预警设备、物联网智能异动监测设备等,“耳聪目明”是出行者对乐山市市中区农村公路的全新感受。
2020年,乐山市市中区列入了国家级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三年来,乐山市市中区严格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机制,以“信息化管理”为工作主题,突出数字交通、智慧交通等特色亮点,持续推进市中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乐山市市中区农村公路究竟“智慧”在哪儿?它如何实现“耳聪目明”?近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数智赋能
公路更“聪明”管护更高效
“路面正常,波形护栏正常,指路标志正常……巡查总资产数23个,一切正常。”9月4日上午,在巡查完维洪寺立交到杨叉沟拆分点路段后,雷长征轻点手机上的乐山市市中区交通综合管理系统APP,一份巡查报告立即提交到乐山市市中区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后台。
“以前巡查公路全靠肉眼,经常是顾得上这头,顾不上那头,有时候一条路得来来回回巡查或者停下车来查看,很不方便。现在有了这个综合管理系统,只要把相应的移动设备打开,能自动巡查路面、护栏、标志,巡查痕迹,巡查情况一目了然,大大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量,提高了准确率。”雷长征是乐山市市中区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发展中心安全股股长,干了20年巡查公路的他深切感受到公路“智慧”管护的优势。
“谁上路多少次、巡查了多少公里、有哪些待处理问题等,APP和后台都能实时查看,非常聪明和精准。”与此同时,在市中区交通运输局的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后台大屏前,市中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孙连超一边轻点鼠标,翻看近几天全区公路养护情况,一边跟记者介绍,这个综合管理系统引入了先进的物联网智能控制器应用、轻量化自动检测设备、智能异动监测系统等,既可对沿途各类交通资产进行实时监控,也可对路面病害的全自动识别与标注、“派单”等,还能敏锐地检测到事故频发和地灾易发区的公路任何异常,并通过高效的无线通信技术将警报信息即时推送至相关管养人员和管理系统。
据介绍,三年来,市中区投资240万元,分两期全力搭建智慧化公路管养平台,建成一套兼备“建、管、养、运、安”五大基础板块的“乐山市市中区智慧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将全区957公里公路总里程、152座桥梁全部纳入管理。此系统能直观地反映乐山市市中区国省县乡村道、桥梁、交通标志、公路护栏等的地理位置、里程分布、资产配置、养护管养等数据信息。
“目前,我们区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占比达90%以上,农村公路出行品质相比之前传统管养模式有效提升30%以上。”孙连超表示,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反馈,有效推动农村公路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推动了农村公路感知体系建设和交通旅游大数据应用,实现出行信息服务全程覆盖、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覆盖、行业治理智能覆盖“三个覆盖”,同步实现对公路桥梁的全面监测,对非法治超的智能管理,对交通流量的精准感知,对道路病害的及时反馈,对公路事件的迅疾处置。
自上而下
一次全面的农村公路管养改革
数智化“建管养运”成效明显,这源于市中区自上而下的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
2020年,乐山市市中区列入了国家级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据介绍,市中区自开展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从工作运行机制到监督考核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
首先,畅通工作机制。
2020年,市中区成立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政府党组成员担任办公室主任,区交通运输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各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成员。同时,成立工作专班,畅通工作机制,相关部门、各镇(街道)权责清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高效协作,形成了良好的改革试点工作运行机制。
其次,明确运营机制。
市中区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乐山市市中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通过三年努力,“路长制”全面推行,开发并推行“路长制”APP,实现实时巡查管理和统计分析;县、乡、村三级管理养护体系健全,每个镇(街)均配备了养护洒水车,形成“精干高效、专兼结合、以专为主、专群结合”的管理养护运行机制。
再次,强化监督机制。
市中区制定并印发《乐山市市中区农村公路养护考核办法》,加强督查考核,将考评结果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经费分配使用等相挂钩,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比学赶超、养护建设双促进的农村公路管养浓厚氛围。
提前感知、科学决策、精准管控、有效处置,市中区的农村公路完成了从“人治”到“数智”的关键一跃,并为乐山乃至全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据悉,在市中区的带动下,犍为、井研等乐山市9个区(县)建设了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平台。
下一步,乐山市市中区将在“建、管、养、运、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交通+旅游”“交通+产业”“交通+物流”等“交通+”融合发展板块,构建全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大峨眉交旅融合圈建设,深入推进“交通+”战略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