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区域视窗

攀枝花连续四年荣膺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4-12-23 01:04:22】 【来源:四川经济网

  12月20日,在上海举行的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论坛上,四川省攀枝花市入选“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这也是自2021年以来,攀枝花市连续4年荣膺该项殊荣。

  共建人民城市,共创幸福生活。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不遗余力探寻着自己的“幸福密码”。近年来,攀枝花市倾力打造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城、开放包容的文明之城、优质公共服务的共享之城、老有颐养的康养之城、先行先试的共富之城,在“五城”加持下,人们的归宿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厚实的幸福“底色”

  从三线建设中成长起来的攀枝花,以资源立市、因钢铁钒钛而兴,虽是一座工业城市,但深谙生态绿色发展之道。近年来,攀枝花持续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纵深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全省前列、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第一和全国前30强。

  如今,攀枝花集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呼吸环境十佳城市等荣誉于一身。“攀枝花蓝”“攀枝花绿”已成为攀枝花人的幸福源泉。

  凌晨5点30分,公交车司机陈亚林驾驶着64路公交车准点发车,7个半小时后,他将公交车开到马店加氢站补充燃料,15分钟完成加氢。“我驾驶的公交车是攀枝花首批氢能源公交车,目前全市共10辆。每辆氢能源公交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70吨。”陈亚林说。

  从燃油到电动再到氢能,公交动力的变化,正是攀枝花坚持绿色发展、追求优美环境的一个生动缩影。

  攀枝花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64.5%,是避暑避寒避霾的“三避”康养胜地,被誉为四川的“小三亚”,拥有非常适宜人类休养生息的“六度”禀赋。

  攀枝花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紫色的蓝花楹、火红的凤凰花和攀枝花、粉色的美丽异木棉和冬樱花、橙色的炮仗花,还有五颜六色的三角梅,让人应接不暇。

  攀枝花是名副其实的“水果王国”。一月草莓、二月枇杷、三月樱桃、四月桑葚、五月油桃,六月芒果就开始上市了,一直持续到年底,还有石榴、蓝莓、葡萄、芭乐、火龙果等等,水果不断档,一直被甜蜜包裹着。

  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不仅让城市温暖甜蜜、美丽宜居,还增强了城市发展健康产业的“本底”。

  2010年,攀枝花率先在全国提出“康养”概念,成为中国发展康养产业的先行市。通过10来年的发展,攀枝花形成了“康养+旅游”“康养+旅居”“康养+运动”“康养+医养”四大康养模式,跻身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连年入选全国康养20强市,每年来攀康养人群已突破50万人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前,攀枝花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和银发经济主要承载地,上演着从传统工业城市到环境优美宜居城市的蝶变。

  丰富的幸福“内涵”

  2022年12月,攀枝花成为全国唯一的地市级共同富裕试验区,肩负起为四川省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经验、提供样本的重大使命。自此,攀枝花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统揽各项工作。

  走进攀枝花市仁和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区,攀枝花美斯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片繁忙。“从2021年4月正式投产至今,已经上马200条显示模组封装生产线和7条显示屏生产线,2023年产值突破5.4亿元。”美斯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兰虎说。目前,仁和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区不仅实现攀西地区光电信息产业零的突破,更在2023年实现产值15.5亿元。四川重要的显示屏产业园区之一。

  攀枝花通过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钒钛新材料、先进钢铁制造等重点产业正一步步“建圈强链”,氢能、钒储能、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产业集群成势,坚实的产业基础,夯实了攀枝花的幸福“底气”。数据显示,近三年,攀枝花市GDP增速连年高于全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41.1%。

  在民生投入和保障方面,攀枝花稳中有进,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稳定在65%以上,65项民生实事共投入资金28.67亿元。综合运用养老保险扩面、就业帮扶、创业支持等举措,消除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万元的情况,2024年,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有望突破50%。

  “孩子刚满3岁,我们领到了12000元育儿补贴,今年还享受了1000元的托育补贴。”说起攀枝花鼓励生育的政策,市民刘玉茹笑意盈盈。在全国率先建立“育儿补贴金”政策的基础上,今年,攀枝花又推出“托育补贴券”政策,率先构建起集孕、娩、养、育、住“五位一体”的生育友好城市服务体系。与此同时,构建了覆盖全学段的区域优质教育中心,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示范城市。

  2023年6月25日,米易县普威镇村民岳光浩出现剧烈胸痛,前往镇卫生院就诊,从首份心电图网络传输到35公里外的县人民医院出危急重症结果,再到患者到达县人民医院开通堵塞血管,共用时112分钟,并成功实施急性ST段抬高心梗急诊手术,生命得到了有效救治。

  这一速度的背后,是当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资源整合。攀枝花“两紧密一贯通”医疗改革经验获全省推广,高水平打造区域医疗健康中心,人均医疗资源指标居全国前列,加快构建“城市一刻钟、农村半小时”全域优质医疗服务圈。

  生育、教育、医疗的有力保障,让生活更美好,共享、均等则让人心更温暖。攀枝花探索构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机制,打破户籍壁垒,深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常住人口一律优质共享,在农村也能享受与城市里同质的基本公共服务。

  此外,攀枝花目前已全面完成市、县、乡、村四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不断提升。

  闪亮的幸福“成色”

  9月6日,网友“小舟从此逝(上学版)”在短视频平台上感慨发文:“再见了,攀枝花!这座不走斑马线司机也会礼让行人的城市。”这条推文意外“炸出”很多网友对攀枝花的“点赞”。

  “去攀枝花做检查,手机掉出租车上,师傅等着送回,一个很棒的城市住着一群很棒的人。”网友“略略略”说。

  “攀大东门下去,司机直接停车喊我走,不可思议,一个人都让行,真的顶。”网友“二手玫瑰”说。“共鸣了,我感受到了,喜欢那里的人,那里的景色,素质很高,去了还想再去的地方。”网友“浪漫樱花”说。

  游客对攀枝花的认可,来源于文明和谐的城市内涵,类似这样的评价还有很多。

  攀枝花98%的城镇人口来自全国各地,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在攀枝花,没有外地人的概念,进到攀枝花,就都是攀枝花人,在这里,语言风格别具一格,美食风味、人文风情很是迷人,在这里,可以实现“探一城而知南北”。

  攀枝花秉承三线建设熔铸的开放、奋斗的城市特质和“攀登、创新、阳光、包容”的新时代城市精神,攀枝花人就像攀枝花的阳光一样,开朗大气、热情友善。

  独特的人文历史,造就了包容开放的攀枝花,不止是斑马线前车辆礼让行人,近年来,外卖小哥路遇溜车飞身刹车救人;交通警察路遇车辆抛锚的外地司机热情送饭,学生家长主动搀扶倒地老人……城市的大街小巷,缕缕温馨,浓浓爱意不断上演。

  对个人,攀枝花温暖相待,对企业,攀枝花也贴心服务。

  攀枝花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极大缩短办事流程,目前,已实现“开办餐饮店”“开办运输企业”等11个“一件事”的高效办成。启动“警随‘企’后”行动,把公安“干的事”对准企业“盼的事”,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企业发展。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3年为各类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11.26亿元。

  如今,攀枝花不断优化城市品质、营商环境,正吸引着人才、资金、项目等纷至沓来,让市场主体竞相蓬勃生长、创新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也让攀枝花更加美丽、和谐。

 
 
 
推荐阅读
 
瑞众保险喜获年度高质量发展保险公司大奖
成都人保财险携手公安机关 警保联动连破七案
科学家研究集群微型磁力机器人协同工作
弘扬传统文化彰显大爱 爱心书画公益展举行
 
· 成都税务为天府粮仓建设注入税动能
· 最新研究显示月球年龄比原来更老
· 成都银行开创文创金融融合新模式
· 崇州市绿道百公里挑战赛总决赛收官
 
热门点击
  1. 金融创新发展面临新形势与新挑战
  2. 成都节前发布提醒 要求勿随意涨价
  3. 兰州大学联合宜信普惠开展农村普惠金融
  4. 中国最大包装制品展览会明年三月广州举
  5. 让人生更加出彩 成都高新举办双语主题演
  6. 余额宝购车全国上线免开三个月 退车不扣
  7. 云铝股份拟出资十六亿收购大股东旗下三
  8. 汇添富移动互联主题基金正式发行
  9. 伦敦成为吸引中国投资者的最大海外市场
  10. 资本流入放缓 专家建议中国放松货币政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