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沃土”生机勃发,奋进的脉搏强劲跳动……行走在广汉大地上,一场从传统工业向现代新型工业的全面转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不久前“中国县域/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2024”发布了《中国县域发展潜力报告2024》。其中,广汉市位列“2024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第71位。近年来,广汉已先后获评科技创新、投资竞争力、旅游综合实力、营商环境、治理能力五个全国“百强县”。
这是广汉在新时代背景下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广汉以建设制造业先进县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服务发展大局,彰显广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势头如何?数据是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
眼下,广汉全市工业企业由1978年的几十户发展到3500余户,今年1—11月,410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928.8亿元,同比增长13.6%,预计全年广汉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045亿元。广汉共有国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3户,四川省创新型中小企业43户,居德阳市第一位……一组组亮眼数据彰显着广汉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力。
如今,广汉市充分发挥工业稳经济的“压舱石”作用,力推高质量发展驶上“快车道”。
破与立 产业链条在发展中出彩
改革潮起,击鼓催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深化改革”于广汉,一直处于进行时。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广汉不断构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塑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广汉并未忽视或者丢下传统产业,而是紧扣国家所需,立足所能,着眼所优,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协同联动、融合联通的产业集群,形成钢铁、有色、新能源、核技术应用及装备制造多元化、集群式产业发展格局。
“链”式布局、聚“链”成“群”,具有广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速成型——近年来,世界新增油气储量60%来自深部地层,勘探潜力巨大,也对石油钻机提出更“深”要求。
2024年10月16日,由东方宏华自主研制的中国首台1.2万米深智钻机,在广汉成功交付,即将在新疆投用。
“智钻机,顾名思义就是智能的石油钻机。这台深钻机钩载能力达1000吨,相当于可以在地下钩吊起两架满载的波音747客机。该钻机搭载UNISON2.0控制系统,可实现1.2万米及以深自动驾驶作业。”东方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专家科技管理工程师陈忠强介绍。
油气装备产业是广汉支柱产业之一。经过20余年发展,广汉的油气装备产品及业务涵盖油气钻、采、输、控各个环节,是亚洲最大的油气陆地钻机研发制造基地,石油钻机成套出口量居国内第1位、全球第2位。
“世界各地近千台(套)钻机、95%的国产大口径球阀、70%的国产压裂车,均诞生于广汉。”广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广汉正不断壮大油气装备、汽车制造、火锅食材等产业集群。与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中国烹饪协会开展战略合作,共建“中国石油天然气装备制造基地”“中国火锅食材之都”,目前已入选国家级油气钻采装备、省级火锅食材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高与新 产业结构在创新中优化
新质生产力首要是“新”。
广汉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建设西南地区先进材料基地。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西部最大的中高端门窗生产基地、轻量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位于广汉的良木道门窗集团有限公司车间内,记者看到,该企业最新研制的195S智能门窗正在进行测试,这款门窗通过企业自研动力系统和自主设计结构实现了手自一体开关,是门窗行业中的标杆类产品。
目前,该企业着力推动向智能制造转型,打造的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智能门窗单体生产基地——良木道智能生产基地投产预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本月内将全面完成。
同样,致力于生产先进材料的四川科力特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也正通过新一轮改革,加快新质生产力。
走进四川科力特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最先进的两台自动球齿机正通过工作人员的简单操作,完成自动上料……
据工作人员介绍,自动球齿机只需要人工将产品装上料盘,机械手即可实现自动抓取,上料完成后反馈信号开始加工,机械手一个夹爪取料,另一夹爪旋转完成上料,以此循环。
近年来,科力特深耕细作,在管理和工艺上不断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努力实现创新突破。如今,该公司已经掌握了以镍代钴技术、碳化钛替代碳化钨技术等核心技术。
2017年,科力特开发的核电主泵密封环,打破了技术垄断格局,填补了国内机械密封核电领域的空白,荣获国际先进成果评价。2021年,科力特被国家工业部授予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脉。广汉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等重大机遇,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四上”企业2023年研发费用统计额达10.2亿元,同比增长46.4%。
以“新”致远,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培育和发展,正推动广汉市经济结构优化、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新动能新优势壮大。
如今的广汉,正朝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加速迈进。
量与质 数实融合在起步中起势
新质生产力要突出“质”。
广汉将“智改数转”作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力推进,努力提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水平,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向新而行、提质增效。
良木道门窗集团有限公司引入玻璃深加工智能连线系统。据良木道生产总监赵章玉介绍,玻璃深加工智能连线系统与传统玻璃加工在节省人工、品质提升、效率提升等方面优势显著。同等规模人员减少70%,人员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产品不良率由12%降低至1%以下,生产效率提升30%。
“我们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加工设备,精度可以做到正负0.1毫米。”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罗聪说道。
在四川恒升包装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企业新上的一条智能瓦楞纸板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该生产线通过软件控制,日产可以达到55万平方米到60万平方米的生产量,生产速度相比以往提高了25%。
“数字化”让生产效率更高,让质量把控更精准。
在广汉市迈德乐食品有限公司森态牛油智慧生产车间,这里建设了全套先进牛油熔炼设备、动物油脂精炼系统及全自动灌装生产线……企业投入近8000万元购买设备,进行数字化转型,不仅产能提升一倍,很多工人也顺利转岗。
转型更让企业抢占先机,通过自动化生产和供应链优化,2024年,该公司牛油出厂价比2023年下降10%左右,牛油销量同比增长15%。
“智改数转”是新型工业化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广汉市大力实施“智改数转”,锚定设备换新、机器换人、生产换线,积极开展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行动,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强智慧园区建设。
近三年来,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28个,获评国家级、省级优秀场景5个,建成数字生产线(车间)30条(间)以上。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随着一个个重点工业项目的顺利推进,一个个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一条条生产线的高速运行……新型工业化正成为广汉市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为现代化广汉建设挺起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