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成都科创生态岛东部新区分中心正式投运;1月7日,西南首台“成都东部新区造”氢能特种设备下线;1月10日,全省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一期)建设进入新阶段,预计3月完工……时间迈入2025年,成都东部新区依然一片热火朝天的“冲刺”景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作为全省4个省级新区之一,今年成都东部新区将迎来挂牌成立5周年。
1月14日,成都东部新区2025年党工委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工作情况,并对2025年经济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明确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贯穿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各项工作打开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站上新起点
从项目“加速跑”到枢纽“提能级”,推动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刚刚过去的2024年,成都东部新区交出怎样的“成绩单”?工作会议通报了一组数据:全年新开工项目69个、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增速居成都前列,推动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在与会人员看来,攻坚克难办成很多大事、要事、难事,是2024年成都东部新区的显著印记,聚焦3个数字更为直观——
从51个项目看产业能级。2024年12月,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海目星西部总部及激光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一期)投运。作为西部地区首个动力电池激光专用装备研发制造项目,该基地将有效推动动力电池领域产能提升,同时带动配套激光器件、控制器件等上下游企业聚集。目前,华川星光、海科晶等4家产业链相关企业都已入驻成都东部新区。
几个月前,蜂巢能源(成都)动力电池制造及西南研发基地成功下线首台PACK包及首批162Ah电芯,进入全面运营阶段,具备了保交付和保生产的能力。该基地是成都东部新区引进的首个百亿级龙头项目,计划投资220亿元,分两期建设,着力打造铁锂短刀电池超级工厂和区域协作标杆。
项目“加速跑”离不开有力保障。例如,海目星西部总部及激光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快速完成建设所需的“三证”手续办理,保障了项目拿地即开工,并在短短6个月实现主体封顶,确保项目如期投运。又如,简州新城管委会成立专家顾问团队,为8家企业量身定制“智改数转”一体化解决方案并高质量完成升级,推动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6.9%。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2024年,成都东部新区坚持优园区抓项目强产业,新签约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17个、总投资160亿元,新开工项目69个、竣工投运51个,规上工业企业增加至66家。
从5400万人次看开放引领。2025年春运首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人头攒动。据“飞常准”APP预测,该机场春运期间预计起降航班约4.5万架次、保障旅客约690万人次。据悉,2024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62%,货邮吞吐量达38.5万吨、同比增长56.59%。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为我国内地第6个年旅客吞吐量迈上5000万台阶的机场。
机场口岸功能持续完善。2024年12月30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快件中心正式投运,跨境快件和电商货物可从该机场直接进出口,将吸引更多货物向成都集散,持续提升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货运枢纽能级。
促进开放交流方面,作为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会场所在地,成都东部新区通过这一国际舞台,带动全年接待游客1500余万人,同比增长46.12%,在提升对外形象、提高对外交往能力、聚集发展要素等方面都将获得更多的支撑。
从6270个学位看民生福祉。2024年9月,成都东部新区三益小学迎来首批新生。这所新学校设计规模24个班,可提供1080个学位。据统计,2024年成都东部新区新开办学校9所,完成长河学校等22所存量学校提升改造,新增学位6270个,同时服务保障成都体育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顺利搬迁办学。
也是在这一年,成都东部新区获批“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按照规划,到2027年该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目标达成度达93%,建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43所,建成全国较大影响的示范性学校2所,新引进8所高校全面开办,为成都东部新区“未来之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机遇持续释放。2024年10月1日实施的《成都东部新区条例》明确了该区法律主体地位,充分放权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培育新动能
从“立园满园”到“改革创新”,锚定兴产聚人营城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成都东部新区兴产聚人营城的关键之年,号角吹响,如何奋进?
1月16日,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的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期间,成都东部新区与成都市双流区、简阳市组团,集中推介成都国际空港经济区发展优势和机遇。
当前,成都东部新区正以国际空港经济区为载体,打造天府临空经济区核心区,重点发展航空维修和航空航天制造、航空供应链物流、临空商贸等产业集群,预计2025年将带动关联产业实现营收突破1000亿元,聚集10万产业人口。
开放发展势头强劲。前不久,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这也是四川省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已有一家上市公司入驻,筹划开展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相关业务。”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管理委员会综保区管理处负责人班文娟说,将按照“区港一体化”布局,构建联动高效“大通关体系”,以“管委会+平台公司+专业运营商”管理机制统筹推进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的建设和运营,力争2025年底前封关运行,重点发展保税制造加工、保税维修、保税研发、保税销售及展示、保税物流及仓储等新兴业态的功能。
工作会议上,“立园满园”“改革创新”等关键词也频频提及。
先看“立园满园”。据透露,成都东部新区正积极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范围包含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成都未来医学城等功能区,计划构建起“1个国家级综保区+1个省级经开区+1个市级产业园区”的差异化特色化园区发展体系。
围绕“企业满园”,将针对主导产业,围绕6类500强、龙头企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做好精准招商主动上门,力争全年新引进重大和高能级项目16个以上,签约落地一批体现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化项目。“招商体系重构是重要抓手之一。”成都东部新区国际合作和投资促进局投资促进四处主管叶啸林说,近日,招商部门工作人员将全部下沉到4个功能园区合署办公,协同园区、属地镇街、国有公司和相关职能部门,凝聚招商合力,同时精心策划一批高质量的投促推介活动。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激发“满园”活力。据悉,成都东部新区将常态开展“进解优促”活动,通过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专区、专窗等方式,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同时还将完善“蓉易享”成都东部新区分站点建设,推动实现各类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易申快享”。
再看改革创新。工作会议就《成都东部新区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化城市新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作了详细说明。《实施意见》充分衔接“十四五”规划和2027年阶段性目标、2029年中期目标,分别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产业园区综合体制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改革等5个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成都东部新区从成立之初就承担着改革创新的重要使命,过去4年,该区在科技、产业、制度、模式等方面系统集成推进改革创新,先后聚焦创新发展、城乡融合、对外开放等方面专题研究部署。本次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突出重点、改革实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产业园区为经济发展主阵地,全力推动各项改革走深走实。
以产业园区授权赋能为例。成都东部新区两委办副主任、深改办副主任许宏鼎介绍,将继续实施“一园一策”差异化授权,根据园区需求和承接能力制定授权事项清单,实施宜放则放、权责一致。考核也更强调精准,“将精简50%非主责主业的考核事项,把80%聚焦在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领域。”
号角已吹响,奋进正当时。2025年,成都东部新区将突出综保区建设牵引开放提质、经开区创建带动“立园满园”、特色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重点任务,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贯穿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