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节前夕,眉山市东坡区的工业园区内,处处弥漫着勃勃生机。巨大的厂房内,机器轰鸣,生产线如同巨龙般蜿蜒,自动化设备在高速运转,工人们穿梭其间,忙碌而有序。这不仅仅是一幅生产的画卷,更是东坡区迈向现代化、智能化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东坡区深入贯彻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坚持将智能制造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着力点与重要抓手,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双轮驱动”。2024年全区新签约制造业项目20个,签约金额101.95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4个,有效发挥了工业经济“顶梁柱”的作用。
主导产业迸发新动能
2024年东坡区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63亿元、同比增长17.24%,占区属规上工业比重的56%。另外,该区还上榜全国2024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单,位列第7名,较2023年递进19位;泡菜食品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全市的骄傲。锂电、晶硅光伏、高端精细化工、特色调味品入选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食品医药产业再添新活力。吉香居智能化泡菜生产车间通过引进先进自动化设备,仅需少数工人便能实现从原料预处理到产品包装的全流程数字化作业,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整个公司已拥有先进的自动化泡菜加工生产线12条,调料生产线4条,产品近100种,全年可加工蔬菜25万吨。
老坛子泡菜深加工和调味料基地项目的建设现场同样令人瞩目。老坛子项目三期工程于2023年6月动工修建,目前已经完成了一车间的主体工程建设,现正在进行污水池和二车间的主体工程建设。预计今年6月这个项目可以全面竣工并投入调试生产阶段,为东坡区食品产业增加新的竞争力。
青山利康智慧工厂则是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管理系统相得益彰,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高端血液净化制品智慧工厂更是将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预计今年全线满产后将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
新能源新材料再上新位势。东坡区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不断刷新外界认识。位于甘眉工业园区南区的四川省钢构智造有限公司车间内,焊花闪耀四溅、厂房机械轰鸣,工人师傅正全力赶制发往成乐高速扩容项目的桥梁钢结构,设备林立的智能化生产线全速运转。项目一期建设的7条生产线已经全部建成投产,场内的各类员工达到了800余人,他们承担着包括天眉乐虎渡溪钢壳塔、成乐扩容的耐候钢等在内的8个在建项目的钢构件加工制造任务。
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内同样十分忙碌。工人师傅们正加紧生产螯合钛制剂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家公司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的研发平台,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为东坡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项目建设现场到企业生产车间,东坡区处处洋溢着奋斗的气息。
企业培育持续新突破
龙蟒福生拟上榜2024年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实现区属工业零的突破,同时上榜工信部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钢构智造成功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全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3户、达43户,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户、达34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户、达48户。
此外积极指导千禾、超影成功申报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到位资金6627万元;指导伊诺达博等9个项目成功申报全省第一批“智改数转”专项资金,到位资金3297.26万元;科技口争取到位资金610.4万元。2024年已到位资金14794.75万元,是2023年的4倍。
工业经济站上新台阶
2025年,东坡区工业战线扛牢“1+3”产业协同配套基地使命,聚焦“六比六拼”,推动工业经济拼出产业竞争新优势、拼出园区平台新能级、拼出市场主体新质效、拼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拼出新质生产新驱动、拼出协同推进新局面。全年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55亿元,同比增长16%,一季度实现产值88亿元。
产业升级显新机。聚焦主导产业,通过延链补链、互补发展,推动众钠、双登等项目签约落地。依托全市唯一国家级食品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巩固食品医药产业优势。积极融入成眉高新产业带,推动规上企业研发全覆盖,加快建设国家级儿童药研发中心、省级预制菜创新中心,鼓励味滋美等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力争新建创新平台5个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户以上,打造国家、省“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8户以上。
园区建设显新貌。持续推进承载能力提升行动,加快车城北路、尚义变电站扩容等基础设施建设,盘活低效土地,推动园区外重点企业柔性入园。
项目投资注新力,开展增势蓄能行动,动态储备100个以上工业项目,总投资295亿元。全年实施新开工项目18个以上、竣工项目15个以上、技改项目30个以上,确保工业投资达85亿元。
企业服务添新效,深化“千企调研”“量质双升”培育机制,重点保障50户头部企业发展壮大,新培育10亿元企业3户、亿元企业5户,推动规上企业增至220户。同时,优化融资服务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
通过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隐患排查整改、推行柔性执法,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全面推动东坡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